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DB36T-儿童福利机构社会工作服务指南.docx

DB36T-儿童福利机构社会工作服务指南.docx

  1. 1、本文档共4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Q/LB.□XXXXX-XXXX

PAGE2

ICS

CCS

FORMTEXT

FORMTEXT36

FORMTEXT江西省地方标准

DBFORMTEXT36/TFORMTEXTXXXX—FORMTEXT2023

FORMTEXT

FORMTEXT儿童福利机构社会工作服务指南

FORMTEXTServiceguidelineofsocialworkinchildwelfareinstitution

FORMDROPDOWN

FORMTEXT

FORMDROPDOWN

FORMTEXT2023-FORMTEXTXX-FORMTEXTXX发布

FORMTEXT2023-FORMTEXTXX-FORMTEXTXX实施

FORMTEXT江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STYLEREF标准文件_文件编号DB36/TXXXX—2023

STYLEREF标准文件_文件编号DB36/TXXXX—2023

PAGEII

PAGE1

目次

TOC\o1-1\h前言 III

1范围 1

2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术语和定义 1

4服务原则 1

5基本要求 2

6服务流程 3

7服务内容 3

8服务方法 8

9督导 8

10社会工作管理 10

附录A:儿童初始预估记录表 11

附录B:儿童季度评估记录表 12

附录C:儿童结案评估记录表 13

附录D:个案工作接案记录表 14

附录E:个案工作预估表 15

附录F:个案工作计划表 16

附录G:个案工作过程记录表 17

附录H:个案工作评估表 18

附录I:个案工作结案表 20

附录J:小组工作计划书 21

附录K:小组工作单元(小节)计划书 23

附录L:小组工作过程记录表 24

附录M:小组工作评估总结报告 26

附录N:社区活动计划书 28

附录O:社区活动报名表 30

附录P:社区活动签到表 31

附录Q:社区活动终期报告 32

附录R:督导记录表 33

附录S:社工督导记录表 34

附录T:督导需求表 35

附录U:督导工作计划表 36

参考文献 37

STYLEREF标准文件_文件编号DB36/TXXXX—2023

STYLEREF标准文件_文件编号DB36/TXXXX—2023

PAGEI

PAGE1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江西省民政厅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赣州市儿童福利院、北京春晖博爱公益基金会。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李丰、罗达、蔡雅娟、张晓、姚娟、肖瑾、胡群华。

STYLEREF标准文件_文件编号DB36/TXXXX—2023

STYLEREF标准文件_文件编号DB36/TXXXX—2023

PAGE4

PAGE1

儿童福利机构社会工作服务指南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儿童福利机构社会工作服务的服务原则、基本要求、服务流程、服务内容、服务方法、督导和社会工作管理。

本文件适用于江西省儿童福利机构开展的社会工作服务。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MZ/T167-2021儿童福利机构社会工作服务规范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社会工作服务socialworkservice

社会工作者秉持儿童权利理念,运用儿童社会工作的理论知识和方法技巧,针对儿童福利机构监护抚养的孤残儿童的个性化需求,以最有利于儿童的原则帮助儿童发挥最大潜能而开展的工作。

服务原则

利益最大原则

社会工作者应以儿童为中心,从儿童身心发展特点和利益出发提供专业服务,最大限度保障儿童权益。

[来源:MZ/T167-2021,4.1]

伤害最小原则

社会工作者在工作中如果无法避免造成伤害,尽量选择对儿童造成最小伤害的方案,或者是最容易从伤害恢复的方案。

[来源:MZ/T167-2021,4.2]

专人全程服务原则

儿童福利机构应确保每名儿童从入院到离院有专门的社会工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hcmpv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