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东莞市东莞实验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历史试题.pdf

广东省东莞市东莞实验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历史试题.pdf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东莞实验中学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第一次段考

高二年级历史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

上。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A)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

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

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

的答案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整洁。考试结束后,只需将答题卡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

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公元前4000—前3500年,以彩陶的广泛流行为标志的文化浪潮达到顶峰。这次文化浪潮

首先兴起于中原地区,之后席卷内蒙古至川湘、东海至青海的广大区域。这可以印证中华

文化具有()

A.统一性B.创新性C.包容性D.连续性

2.有学者指出,周代之“礼制”已不同于“乡俗”,在周政之中政统、亲统和道统已经有所

分化,然而就是在这种情况下,“礼制”孕育出了一种处理分化要素的原则,即立足于三

统的相异相分,又力求在其间建立和维持互补互渗的协调关系。由此可知,这一原则是

()

A.天人合一B.和而不同C.道法自然D.天下为公

3.《史记》中记载“自孔子卒后,七十子之徒散游诸侯,大者为师傅卿相,小者友教士大夫”;

战国至秦“儒术既绌焉,然齐、鲁之间,学者独不废也”;“及高皇帝诛项籍,举兵围鲁,

鲁中诸儒尚讲诵习礼乐,弦歌之音不绝”。上述记载旨在说明儒学()

A.尚未成为官方正统学说B.缺乏统治者的支持

C.培植了深厚的社会根基D.注重政治关心现实

1

历史试题第页(共6页)

4.下图是乌兹别克斯坦撒马尔罕王宫遗址发掘出土的壁画,经考证,其内容为武则天划龙舟

图。该壁画可用于佐证()

A.唐代绘画艺术成就突出B.唐朝对该地区有效治理

C.端午节习俗盛行于中亚D.丝绸之路促进了文化传播

5.元代西域子弟“舍弓马而事诗书”,高昌锲氏家族,畏兀儿族世家,有“一门九进士”之

称。现存元代戏曲剧目中含有的蒙古语词汇近200个,如“卯兀”(坏)、“胡同”(水井)、

“曲律”(骏马、俊杰)、“茶迭儿”(庐帐)等等,不一而足。这反映出元代()

A.民族隔阂逐渐消解B.文化交流具有双向性

C.重视吸收汉族文化D.不同民族习俗的趋同

6.18世纪初,英国生产的部分瓷器结合中国瓷釉洁白纯净、色泽艳丽的特质,融合西方的

审美准则,开创了新的技术和纹饰风格。西方的创新引起中国的关注,康熙皇帝曾指派两

名意大利传教士指导中国工匠学习珐琅技法。这体现了()

A.政府政策影响制瓷水平B.商业贸易推动文化交流

C.西学东渐引发思想解放D.西方与中国审美观一致

7.王韬(1828—1897)认为物质和制度文化属于“器”的范畴,易相通,而属于“道”的中

西精神文化则较难相通,故提出“道不能即通,则先假器以通之”。由此可见,王韬()

A.主张对传统文化适时改造B.推崇建立君主立宪制度

C.仍然坚持中体西用的观念D.未对中西文化理性思考

8.1918年,《新青年》开辟“易卜生号”,除了宣传胡适等人批判传

文档评论(0)

195****194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19508761949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