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课标通史版夯基提能作业本第14讲18401894年间列强侵华与中国人民的抗争.docx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课标通史版夯基提能作业本第14讲18401894年间列强侵华与中国人民的抗争.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14讲1840—1894年间列强侵华与中国人民的抗争

A组基础过关题组

一、选择题

1.(2018湖南益阳调研)费正清早期的著作认为,鸦片战争是“中国是儒学的、农业的和官僚的社会,不能调适成商业的、工业的和国家主义的西方社会”的结果。此观点()

A.以文明史观掩盖了战争的本质

B.肯定了中国维护主权的正义性

C.揭露了英国阴谋侵略中国的野心

D.科学地指明了鸦片战争的性质

2.(2017广西桂林模拟)1842年,“中国人爽快地接受了英国人提出的值百抽五之核定关税,最简单的原因是,这个税率比现有的(清)帝国税率还高,现有关税平均只有值百抽二到值百抽四,尽管非正规的杂费很高”。这反映出清朝统治者()

A.对外政策灵活务实 B.认识到闭关已无必要

C.受西学东渐的影响 D.国家主权观念较淡薄

3.两次鸦片战争签订的不平等条约中,西方列强把开放通商口岸作为主要内容,反映了其发动战争的目的是()

A.报复中国的闭关锁国政策 B.为资本输出创造条件

C.打开中国市场 D.建立租界

4.(2017辽宁师大附中期中)李鸿章在给某将领的批示中有这样一段话:“该兵官(指英国人戈登)宜及时合力图功,不必候柏提督回苏方可会剿。常胜军系中国兵勇,该总兵系中国官职,为中国之将,食中国之饷,应听本部院调遣。”据此判断与之有关的事件应该是()

A.第二次鸦片战争 B.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C.太平天国运动 D.洋务运动

5.《天朝田亩制度》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具有充分的革命性,“给资本主义萌芽开阔了发展的场所”。这一评价是基于《天朝田亩制度》()

A.与《资政新篇》的主张异曲同工

B.顺应了近代中国经济结构变化的要求

C.否定了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

D.实现了农民阶级“耕者有其田”的理想

6.“太平天国的历史作用不在于‘运动’本身‘革命’,而在于引发了‘生死竞争’,迫使不同营垒中的开明之士顺应历史发展方向。”该观点认为太平天国运动()

A.沉重打击了清政府统治

B.不能承担民主革命的重任

C.顺应了中国历史发展趋势

D.客观上推动了中国近代化

二、非选择题

7.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人们从不同角度去认识这场战争,其战败原因一直是学界关注的焦点。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沿海水师,率皆老弱无用,军器率多残缺,并不修整。又战船率用薄板旧钉,遇击即破,并不及夷器之凶利坚固,作何抵御?似此废弛,何以肃边威远?

——黄爵滋

材料二至于鸦片一案,则为清运告终之萌芽。盖是役也,为中国科学落后之实验,为中国无世界知识之实验,为满洲勋贵无一成才之实验。

——孟森《清代史》

材料三我们反思这场战争,不是计较一场军事战争的胜负,它不是一个军事问题,而是一个思想问题。中国文明,经历了内部的改良与革命,还有外来的侵略和支援,从清朝的封闭和黑暗的中世纪文化,重新回到全面开放和多样化的近代文明转型……在近代文明的转型中,世界力图“改变中国”,而我们不能只是仇恨和愤怒,我们不能狭隘地站在爱新觉罗家族政权的立场上,而是应该站在文明中国的立场上。“清代中国”需要改变,封闭和孤立的、腐朽和没落的,我们自己也在内部改变,……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都在尝试利用各种方法,内部改变着“清代中国”,不断催生着一个崭新的新中国。

——摘编自裴钰《改变中国——鸦片战争

英国出兵170周年反思》

请回答:

(1)概括材料一反映的历史现象。结合所学分析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4分)

(2)材料二认为鸦片战争失败的原因是什么?(6分)

(3)材料三认为这场战争实际上是一个思想问题,请指出这一思想问题的实质。举例说明“清代中国”在鸦片战争后“内部改变”的实践。(6分)

B组能力提升题组

一、选择题

1.(2017河南洛阳联考)“(领事裁判权)其损害我国的主权,自然无待于言了。然各国亦同蒙其不利(最重要的,如领事不晓法律,各国相互之间,亦须各归其国的领事审判。一件事情,关涉几国人的,即须分别向各国起诉)。且领事裁判权存在,中国决不能许外国人在内地杂居……”(吕思勉《中国通史》)材料意在说明()

A.一些列强有意有条件地放弃在华的领事裁判权

B.领事裁判权的存在严重损害了中国的司法主权

C.领事裁判权的存在不利于列强在华的侵略活动

D.领事裁判权的存在容易使列强之间产生矛盾

2.(2018山西太原联考)1843年,《中英五口通商章程》规定所有通商五口,每口内准英国官船停泊一只,俾管事官及属员严行约束水手人等,免致兹事。惟官船非货船可比,即不载货又非为贸易而来,其钞税年费均应豁免。该条文实质上()

A.反映清政府违背民意 B.抵制了列强侵略活动

C.侵犯了中国领土主权 D.

文档评论(0)

150****185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