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全株小麦青贮技术规程》.docxVIP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B40

DB1302

唐山市地方标准

DB1302/T456—2016

全株小麦青贮技术规程

2016-12-01发布2017-01-01实施

唐山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DB1302/T456—2016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唐山市质量技术监督局提出。

本标准起草单位:蒙牛乳业(滦南)有限责任公司、滦南县兴丰农产品检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滦南县生产力促进中心。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戚继存、张进红、郭小岑、杨建、胡中凯、刘高飞、程晓飞、付旺盛、李莉、苏峰、连毅、赵晓军、张利军、王建涛、李燕、杜凤宝、张尚勇、段雪萍、赵春卉、王晓静、张淑芳、杨桂芳、李丽娜、董俊生、吴振雷、石玉岭、荣娟、马记成。

DB1302/T456—2016

1

全株小麦青贮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全株小麦的青贮方式、青贮设施建设、贮前准备、青贮制作、贮后管理、取饲等。本标准适用于全株小麦青贮。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NY/T1444微生物饲料添加剂技术通则

NY/T2698青贮设施建设技术规范青贮窖

3术语与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全株小麦

包括果穗在内的地上部植株,作为青贮原料的小麦。

3.2青贮添加剂

应用微生物改善青贮饲料发酵品质,减少养分损失的添加剂。

3.3小麦乳熟期

开花授粉到灌浆结束,籽粒黄绿色,胚具有发芽能力,植株仍为绿色。

3.4小麦蜡熟期

植株全呈黄色,籽粒形状、颜色与原品种的特征相同,千粒重达到最大值。

4青贮方式

4.1窖贮

壕式青贮窖。

4.2堆贮

地面堆积青贮,包括水泥地坪堆积、泥土地坪堆积。

4.3裹包青贮

将全株小麦刈割、切短、打捆后,使用具有拉伸和黏着性能的薄膜将其缠绕裹包后形成密封厌氧环境。

5青贮设施建设

5.1青贮窖

基本要求、设计与建设、规格、施工技术按照NY/T2698的规定执行。

5.2堆贮

5.2.1基本要求

DB1302/T456—2016

2

选址在地势较高、地下水位较低、排水方便、无积水、土质坚实、制作和取料方便的地方。

5.2.2水泥地坪

高出地面15cm~20cm,混凝土厚度不低于30cm,地面坡度2°~3°。面上抹平,做防水处理。四周挖排水沟。

5.2.3泥土地坪

用水洒湿,平整压紧,压实,四周挖排水沟。使用时铺厚度120μm以上的塑料膜。

5.2.4地面堆贮规格

高度3m~7m,长度30m~40m,宽度2m~10m。

6贮前准备

6.1根据饲养规模确定窖贮容量,青贮窖容积按照NY/T2698的规定执行。

6.2清理窖内杂物,消毒,铺膜。窖壁覆盖聚乙烯隔氧膜,厚度80μm~100μm。墙体膜在对接处相互重叠覆盖达到1m以上,地面留出至少50cm用来包裹青贮底部。每侧墙体膜长度(m)=窖高+3.5m+(窖宽/2)

6.3检修青贮用机械设备,使其运行良好。

7青贮制作

7.1原料

7.1.1小麦品种干物质含量高、抗倒伏、适合当地播种。

7.1.2适宜收获期为乳熟中期-蜡熟早期,干物质含量为25%~35%;最佳收获期为乳熟后期-蜡熟早期,干物质为30%~35%。

7.1.3小麦刈割时,留茬高度不低于15cm,不得带入泥土等杂物。

7.2切碎

切割长度为3cm~4cm。

7.3装填与压实

7.3.1窖贮装填原料迅速,切碎到进窖时间不超过4h,从原料进窖到封窖,时间不超过36h。

7.3.2窖贮原料由内到外呈楔形分段装填。坡面压实,坡面仰角30°。原料每装填一层,压实一层,装填厚度不超过15cm,宜采用压窖机或其他轮式机械压实。

7.3.3堆贮四周坡面压实,呈弧形,坡面角度不超过30°,高:底边≈1:51:6。

7.3.4压实密度不低于650kg/m3。

7.4青贮添加剂选择与使用

7.4.1青贮添加剂符合NY/T1444的规定。

7.4.2在卸料后、推压后和封窖前喷洒促进乳酸菌发酵的青贮添加剂。

7.5裹包或密封

7.5.1窖贮时,坡面封口技术处理窖尾。黏合两侧窖壁的塑料布,形成密闭环境。上层覆盖黑白膜(白面向上)。用夹层封窖技术,防冰冻、鼠害、鸟害。

7.5.2堆贮封窖,先铺一层透明膜,两边各延伸50cm,再覆上黑白膜(白面向上),两边各延伸1m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资料来源网络,仅供学习交流,如有侵权,请【私信】删除!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313124133000044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