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儿科夏季热中医诊疗规范诊疗指南2023版 .pdf

儿科夏季热中医诊疗规范诊疗指南2023版 .pdf

  1. 1、本文档共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夏季热

每逢夏季高温,小儿长期发热不退,气候凉爽后能够自愈者,称为夏季热。以「岁

5

小儿为常见,能连续发作2~3年以上。乃由元气虚弱,肺胃之阴不足,不能忍受酷暑炎夏

之气所引起。

【诊断】

1.有明显季节性。入夏后长期发热,有多饮、多尿、无汗等特征。久则形体瘦,精

神差,烦躁或困倦,舌苔淡黄,舌质红。

2.病程可达2~3个月,甚至更长,但无热病的传变情况。

3.可有每年在相同季节的发病史,但症状逐年减轻。

【治疗】

一、辨证论治

本病的主要病理是暑热伤阴伤气,早期病在肺胃,久则伤及肾气,所以临床有暑伤

肺胃和上盛下虚两种证候。

1.暑伤肺胃证发热持续,午后尤高,或稽留不退,口渴引饮,皮肤干燥灼烫,汗少

或无汗,小便频数而淡黄,舌苔薄黄,舌质红,脉数有力。乃暑气迫伤肺胃之阴所致。

治法:清暑益气。

方药举例:王氏清暑益气汤。北沙参、麦冬、知母、石斛各IOg,甘草、黄连各3g,西

瓜翠衣适量。

加减:病在初期,兼有暑风外感者,去麦冬、黄连,加豆卷10g,薄荷6g0壮热无汗,

加香雷10g,口渴甚加石膏30g。

2.上盛下虚证除多饮多尿外,精神委靡或虚烦不安,面色苍白,下肢欠温,食欲不振,

小便多而澄清,大便质稀,苔淡黄,舌质淡红,脉细数无力。此暑伤气阴,虚阳浮越之

候。

治法:温下清上。

方药举例:温下清上汤。附子5g,黄连4g,龙齿、磁石各15g,蛤粉、北沙参、补骨脂、

覆盆子、花丝子、桑蝶峭各10g。缩泉丸(包煎)IOg0

加减:大便稀,加白术10g,陈皮、广木香各6g。热退面黄乏力,去黄连,加党参、

黄芭、白术各10g。食欲不振,加神曲、麦芽各10g。

二、中成药

暑热感冒颗粒每次每日次。适用于夏季热初起,兼有暑邪感冒者。

5~10g,3

三、简易方药

淡豆豉9g,蚕茧20只(选不破壳者),煎汤代茶,夏季常服。适用于暑伤肺胃,

发热无汗,口渴多尿者。

蚕茧(不破壳者),红枣个,乌梅煎汤内服。适用于暑伤肺胃证,渴饮

20g204g

多尿者。

四、针灸疗法

体针曲池、足三里、内庭、太溪。每日次,轻刺激。

1

【预防与护理】

1.体弱的婴幼儿,夏天宜住通风凉爽卧室。

2.鲜蕾香6g,夏枯草12g,煎汤每日代茶饮。

3.炎夏酷暑,可给西瓜汁、银花露、青蒿露、清暑益气露,任选

1-2种代饮料。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zhaoqin88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