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023—2024学年度第二学期期终考试
七年级语文试题
注意事项:
1.本次考试时间为120分钟,卷面总分为120分。考试形式为闭卷。
2.本试卷中所有试题必须作答在答题卡上规定的位置,否则不给分。
3.答题前,务必将姓名、学校、班级和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相应
位置。
一、积累与运用(26分)
1.古诗文名句默写。(10分)
(1)知人者智,▲.(《战国策》)
(2)会当凌绝顶,▲。(杜甫《望岳》)
(3)草树知春不久归,▲。(韩愈《晚春》)
(4)▲,隔江犹唱后庭花。(杜牧《泊秦淮》)
(5)▲,自缘身在最高层。(王安石《登飞来峰》)
(6)▲,闲敲棋子落灯花。(赵师秀《约客》)
(7)在《陋室铭》中,刘禹锡用“▲,▲”来写陋室环境之清幽,
让读者感受到他恬淡中充满生机的生活状态。
(8)从困境中成功突围,找到新出路,发现新天地的时候,我们心中
往往会浮现出陆游《游山西村》中的诗句:“▲,▲。”
2.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答题。(8分)
①耳朵里有不可捉摸的声响,极远的又是极近的,极洪大的又是极细
切的,像春蚕在咀嚼(▲)桑叶,像野马在平原上奔驰,像山泉在呜咽,
像波涛在澎湃。(陆定一《老山界》)
②他们鞋底下的白雪由软变硬,结成厚厚的冰凌,踩上去就像踩在三
角钉上一样,每走一步都要粘住鞋,刺骨的寒冷吞噬(▲)着他们已经
疲惫不堪的躯体。(茨威格《伟大的悲剧》)
③这里除了光彩,还有淡淡的芳香,香气似乎也是浅紫色的,梦幻一
般轻轻地笼zhào(▲)着我。(宗璞《紫藤萝瀑布》)
④我把他包鸡蛋的一方灰不灰、蓝不蓝的方格子破布dié(▲)好还他。
他一手拿着布,一手攥着钱,滞笨地转过身子。(杨绛《老王》)
⑤孤云乱飞的深秋黄昏,野花开过了,懒散的光线在草原上跳跃。从
夏季牧场归来的牧人,还在担忧冬季草场的匮泛,依旧辗转于离湖滨
草原较远的草场。(辛茜《野草》)
(1)给①②句加点字注音,根据③④句拼音写出汉字。(4分)
咀嚼()吞噬()笼zhào(▲)dié(▲)好
(2)请根据语境,解释第⑤句中“懒散”一词的意思。(1分)
(3)第⑤句画线处有一个错别字,请找出来,并写出正确的字。(1分)
▲改成▲
(4)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2分)
A.第①句中“不可捉摸的声响”是动宾短语。
B.第①句描写耳朵里不可捉摸的声响,运用了比喻和排比的修辞手法。
C.第②句中“地”和“的”都是助词,它们的位置可以互换。
D.第④句中加点的“把”一词的词性为动词。
3.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2分)
A.《资治通鉴》是北宋司马光主持编写的一部纪传体史书,记载了从
战国到五代的史事。
B.“苟利社稷,死生以之”是出自《左传》中的名言,句中“社稷”
是“社会”的意思。
C.《卖油翁》一文中“陈康肃公”即陈尧咨,“康肃”是他的“谥号”,
“公”是对老人的尊称。
D.《陋室铭》中的“铭”,本指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诫自己或者称
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
4.综合性学习。(6分)
班级开展以“含英咀华品对联”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
(1)【选对联】小妍打算在自己的书房里张贴一副对联,用来勉励自
己勤学上进。请你从下面对联中选择一副最合适的推荐给小妍,并说
明理由。(2分)
A.静坐常思自己过,闲谈莫论他人非。
B.四面湖山归眼底,万家忧乐到心头。
C.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2)【品对联】在分享对联环节,同学们开展投票评选“最美对联”
的活动,下面这副对联高票当选,请自选角度,说说这副对联“美”
在何处。(2分)
最美对联:清风扶弱柳,淡月失梅花。
(3)【补对联】小妍想以对联的形式赞美名胜古迹,但她只想到了上
联,请你运用对联知识,筛选词语,完成下联。(2分)
上联:一湖碧水千秋画
下联:.
诗四季清泉百眼
)二、阅读与理解(44分)
(一)古诗文阅读
阅读下面古诗,完成第5~6题。(6分)
雨后池上
刘攽
一而池塘水面平,淡磨明镜照檐楹。
东风忽起垂杨舞,更作荷心万点声。
5.有人认为“明镜”一词用得很精妙,请从修辞的角度进行赏析。(3
分)
6.这首诗主要运用了动静结合的手法,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3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第7~10题。(14分)
二翁登泰山
昔有二翁同邑①而居甚友善。甲翁之妻子去乡,唯叟②一人而已。一
日,叟携酒至乙翁第③,二人对酌,不亦乐乎!乙翁曰:“向吾远游
冀、雍⑥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汽车文化》期末考试试题A卷答案 .pdf
- 上海教育版2021年二年级数学下学期综合练习试卷 含答案 .pdf
- 2024年普通话演讲稿模板 .pdf
- 2024年建筑起重机械安全专项整治工作总结(二篇) .pdf
- 实践意识与技术理性的认识论考察 .pdf
- 三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教案5篇 .pdf
- 惠州惠城区中小学教师考试题目汇总2024 .pdf
- 小学二年级教学反思五篇 .pdf
- 2024年医药物流市场策略 .pdf
- 2024学年江苏省姜堰市蒋垛中学高三下第一次诊断考试数学试题.pdf
- 2025年海洋矿产资源勘探开发技术装备研发与人才培养研究报告.docx
- 土地租赁合同建厂房二零二五年.docx
- 2025年工业互联网平台生态构建与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发展模式创新路径报告.docx
- 针对华北偏远地区2025年无人机配送效率提升路径报告.docx
- 奉节县xx智算中心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参考范文).docx
- 2025年环境监测物联网技术在智慧城市环境监测系统应用场景拓展中的应用案例.docx
- 新消费与新零售,2025年新零售行业品牌合作与跨界营销报告.docx
- 法律行业数字化转型中的合规科技与客户关系管理研究报告.docx
- 2025年智能材料在机器人自修复结构件技术发展报告.docx
- 2025年健身平台健身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研究报告.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