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颜氏家训》含答案.docxVIP

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颜氏家训》含答案.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颜氏家训》含答案

阅读下面文言语段,完成下面小题。(10分)

人生小幼,精神专利①,长成已后,思虑散逸,固须早教,勿失机也。吾七岁时,诵《灵光殿赋》,至于今日,十年一理,犹不遗忘;二十之外,所诵经书,一月废置,便至荒芜②矣。然人有坎壈③,失于盛年,犹当晚学,不可自弃。孔子云:“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魏武、袁遗,老而弥笃,此皆少学而至老不倦也。

(节选自《颜氏家训》)

曾子七十乃学,名闻天下;荀卿五十,始来游学,犹为硕儒;公孙弘四十余,方读《春秋》,以此遂登丞相;朱云亦四十,始学《易》《论语》;皇甫谥二十,始受《孝经》《论语》:皆终成大儒,此并早迷而晚寤也。世人婚冠未学,便称迟暮,因循④面墙⑤,亦为愚耳。幼而学者,如日出之光;老而学者,如乘烛夜行,犹贤乎暝目⑥而无见者也。

(节选自《颜氏家训》)

【注】①互利:专注敏锐。②荒芜:杂草丛生,田地流发。此处指学业荒废。③坎壈(lān):困顿,不得志。④因循:守旧法而不知变更。此处指不愿重新学习。⑤面墙:指不学之人如面对着墙,一无所见。⑥瞑目:闭上眼睛。

9.(3分)解释文中加点词的含义。

(1)勿()

(2)乃()

(3)皆()

10.(4分)把文中画横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魏武、袁遗,老而弥笃,此皆少学而至老不倦也。

(2)幼而学者,如日出之光;老而学者,如秉烛夜行,犹贤乎瞑目而无见者也。

11.(3分)两篇选文都在谈论有关学习的话题,请说说作者主要提出了哪些观点。

【答案】9.不要才都10.(1)曹操、袁遗到了老年就更专心致志地学习,这都是从小学习到老年仍不厌倦的例子。(2)幼年就学习的人,就像太阳刚升起的光芒;老年才开始学习的人,就像手持燃着的蜡烛在夜里行走,这总比闭上眼睛什么也看不见的人要好。11.示例:①学习要趁早。②年轻时因为一些事情而耽误了学习,那么年纪大了也应该继续学习,不能自暴自弃。③什么时候开始学习都不晚,就算晚年才开始学习,也可以取得成绩。无论何时,我们都不能放弃学习。

【解析】9.本题考查文言实词。

(1)句意为:不要丧失了好的机会。勿,不要。

(2)句意为:曾子七十岁才学习。乃,才。

(3)句意为:他们都成了学士。皆,都。

10.本题考查文言句子翻译。

(1)重点词语:弥,更加;笃,坚定;至,到了;倦,疲倦。

(2)重点词语:这总比什么也看不见的人要好。如,如同。秉,拿着。,犹,还;贤乎,“比……好”;瞑目,闭上眼睛;无见,看不见。

11.本题考查对文本内容的概括和分析。

根据“人生小幼,精神专利,长成已后,思虑散逸,固须早教,勿失机也”可以概括为:学习要趁早。

”根据“曾子七十乃学,……皆终成大儒,此并早迷而晚寤也”可以概括为:年轻时因为一些事情而耽误了学习,那么年纪大了也应该继续学习,不能自暴自弃。

根据“幼而学者,如日出之光,老而学者,如秉烛夜行,犹贤乎瞑目而无见者也”,意为:小时候学习的人就如同初生的太阳,老年时学习的就如同点着蜡烛夜间行走,比那些闭着眼睛什么都看不见的人要好。从中可以概括为:无论什么时候学习都会有收获,都会好于那些不读书不学习的人,无论何时,我们都不能放弃学习。

【点睛】参考译文:

人小的时候,注意力集中,长大以后,就容易分散,因此应该早早的教育,不要错失了好的机会。我七岁时,背诵灵光殿赋,到了今天,十年才温习一下却还是不会忘:20岁之后,所背诵的经书,一月不去理会便会废弃。然而有人生活困顿坎坷,在盛年时没有学习的机会,应当后来接着学习,不可以放弃。孔子说,到五十岁学习《易》,我便可以没有大的过错了。魏武、袁遗,越老越对学习越加深厚,这都是少年时学习到了老年也不厌倦。

曾子70岁才开始学习,然而名扬天下。荀子50岁开始学习,不断游学,仍是大儒,公孙弘40多岁才开始读春秋,凭借此而就成为了丞相,朱云也是40岁才开始学《周易》《论语》;皇甫谧20岁才被教受《孝经》《论语》,他们都成了学士,这都是早早沉迷晚上才睡觉的(废寝忘食的,早睡晚起)。人们在婚冠之前没有学习,就说是迟了,便开始疏懒懈怠,实在是愚蠢。小时候学习的人就如同初生的太阳,老年时学习的就如同点着蜡烛夜间行走,比那些闭着眼睛什么都看不见的人要好。

文档评论(0)

186****1274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