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第二十章
解热镇痛抗炎药
Antipyretic-analgesicDrugs;第一节解热镇痛抗炎药〔antipyretic-analgesicandanti-inflammatorydrugs〕
一类具有解热、镇痛作用的药物,大多数还有抗炎、抗风湿作用。又称为非甾体类抗炎药〔non-steroidalanti-inflammatorydrugs,NSAIDs〕。
作用的共同机制:都可通过抑制花生四烯酸〔arachidonicacid,AA〕代谢过程中的环氧
化酶〔cyclo-oxygenase,COX〕,使前列腺素〔prostaglandin,PG〕合成减少,发挥解热、镇痛、抗炎等共同的药理作用。;PG与发热、疼痛、炎症的关系:
1.合成和释放的增多,导致体温调定点的提高,体温升高。
2.PG具有一定的致痛作用,同时还具有显著地提高痛觉神经末梢对其它致痛物质的敏感性。
3.PG参与炎症反响,使血管扩张,通透性增加,引起局部充血、水肿和疼痛。;
;除苯胺类外,其他解热镇痛药都有抗炎作用。
可明显缓解风湿及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病症,但不能铲除病因,也不能阻止病程的开展或并发症的出现。;组织损伤、炎症或过敏
化学物质的生成和释放
组织胺、缓激肽PG解热镇痛药
〔PGE1、PGE2、PGF2α〕
致痛
感觉神经末梢
致痛;作用机制:
①通过抑制炎症局部PG的合成;
②降低痛觉感受器对致痛物质的敏感性而发挥镇痛作用
作用部位:镇痛作用部位主要在外周
;镇痛作用与吗啡类不同
★作用部位不同:镇痛作用部位主要在外周
★作用机制不同:通过抑制炎症局部PG的合成,降低痛觉感受器对致痛物质的敏感性而发挥镇痛作用
★临床应用不同:对慢性钝痛,如牙痛、头痛、神经痛、肌肉痛、关节痛及月经痛等有较好的效果;但对创伤引起的剧痛和内脏平滑肌绞痛无效。
★不良反响不同:长期应用,耐受性和依赖性的产生较慢,程度较低。;3.解热
人体的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通过对产热和散???过程进行调节,使体温维持在37℃左右。;作用机制:而解热镇痛药那么通过抑制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处的环加氧酶,减少PG的合成,使发热的体温降至正常,其解热作用的强弱与抑制该酶活性程度相一致
作用部位:中枢;解热作用与氯丙嗪不同;区别;发热是机体的一种防御反响,也是诊断疾病的重要依据之一。因此,不宜见热就解。
解热只是一般的对症疗法,由于体温过高或持久发热能消耗体力,并引起头痛、失眠、谵妄及昏迷,小儿高热易致惊厥,严重者可危及生命,及时应用解热镇痛药可以缓解这些病症。
但对幼儿、老年和体弱的患者,体温骤降及出汗过多可导致虚脱,应特别注意。;非甾体类抗炎药的共同作用:
;常见不良反响
包括胃肠道反响、皮肤反响、肝肾损害、心血管系统不良反响、血液系统反响等。;解热镇痛抗炎药按其结构不同分类
水杨酸类:阿司匹林
苯胺类:对乙酰氨基酚
吡唑酮类:保泰松
灭酸类:甲灭酸
丙酸类:布洛芬
乙酸类:吲哚美辛
苯丙噻嗪类:吡罗昔康;一、水杨酸类〔salicylates〕
阿司匹林〔aspirin,乙酰水杨酸,acetylsalicylicacid〕
水杨酸钠〔sodiumsalicylate〕
氟苯水杨酸〔diflunisal〕
阿司匹林最为常用。
水杨酸那么由于本身刺激性强,有抗真菌和溶解角质的作用,仅作为外用。;阿司匹林
【体内过程】
1、口服吸收迅速。弱有机酸。
2、吸收后被水解为乙酸和水杨酸
3、肝脏代谢:
小剂量—按一级动力学消除
大剂量—按零级动力学消除
4、以代谢产物的形式从肾脏排出;【药理作用】
1.解热、镇痛作用较强,常用剂量〔0.5g〕即有显著作用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高考数学总复习-上海版6-数列与极限.doc
- HDPE双壁波纹管安装专项方案.doc
- 课堂设计三部曲.ppt
- 中考化学试题化学与生活专题汇编(带答案).doc
- 高质量市政道路排水工程施工组织设计p.doc
- 高考题中三视图的考点分类解析.doc
- 语言与文化-英文版.ppt
- EPLAN报表完美教程.doc
- 自然地理学课件6-第三章(1)2010.ppt
- 郑州大学周小平绪论第1章.ppt
- GB/T 45498.2-2025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障卡一卡通规范 第2部分:应用规范.pdf
- GB/T 37507-2025项目、项目群和项目组合管理项目管理指南.pdf
- 《GB/T 45498.3-2025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障卡一卡通规范 第3部分:安全规范》.pdf
- 中国国家标准 GB/T 37507-2025项目、项目群和项目组合管理项目管理指南.pdf
- 中国国家标准 GB/T 20236-2025非金属材料的聚光加速户外暴露试验方法.pdf
- 《GB/T 20236-2025非金属材料的聚光加速户外暴露试验方法》.pdf
- 《GB/T 9065.2-2025液压传动连接 软管接头 第2部分:24°锥形》.pdf
- 中国国家标准 GB/T 33523.600-2025产品几何技术规范(GPS) 表面结构:区域法 第600部分:区域形貌测量方法的计量特性.pdf
- 《GB/T 33523.600-2025产品几何技术规范(GPS) 表面结构:区域法 第600部分:区域形貌测量方法的计量特性》.pdf
- GB/T 33523.600-2025产品几何技术规范(GPS) 表面结构:区域法 第600部分:区域形貌测量方法的计量特性.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