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说“木叶”》课件+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一语文必修下册.pptx

9.《说“木叶”》课件+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一语文必修下册.ppt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活动一:作者介绍;;活动二:解题;积累词语

(1)熟能生巧:指熟练了就能产生巧办法,好办法。

(2)一言难尽:形容事情曲折复杂,不是一句话能说清楚的(用在不好的事)。

(3)不落言筌:不在语言运用上留下刻意修饰的痕迹。

(4)得鱼忘筌:筌是用来捕鱼的竹器,得到了鱼,就忘掉筌。比喻达到了目的以后就忘了原来的凭借。;;;;第4段,“木”的第一特征:单纯、含有落叶的因素。

第5段,“木”有第一特征的原因(暗示性)。

第6段,“木”的第二特征:微黄与干燥,清秋的气息。(颜色性)

第7段,总结:艺术领域:一字之差相隔千里。;;初读课文;;;第2段中,作者大量引用诗句证明观点,作用是什么?;第5段中。作者举例周邦彦的诗句有何作用?;任务二:探究“树叶”“木叶”的区别;2.解读诗词名句,感受别致美感;“树叶”与“木叶”的差别点在于“树”与“木”,那么,二者有什么不同呢?;“树叶”会让人联想到饱满青翠的叶子,的确不适合秋风叶落的季节,那我们改用“落叶”是不是就可以符合秋天的意境了呢?;“木”的第一个艺术特征;;活动:完成下列游戏,归纳、比较“落木(木叶)”与“树(树叶)”的不同意蕴。;(一)“木”用于一个秋风叶落的季节之中,含有一个落叶的因素;第五段:诗歌语言的暗示性;02;04;“木”的第二个艺术特征;;;;意象;;活动二:抓住暗示性鉴赏诗歌

诗歌的语言富于暗示性,那些微妙的意味往往寄诸言外。鉴赏诗歌,不仅要品尝言内的意思,而且要品尝言外意味。

;;自身特点暗示;标题拟为《说“木叶”》,有什么好处?;任务四;;03;;拓展延伸

“树叶”与“木叶”不过一字之差,在艺术形象领域的差别却一字千里,这种一字千里的差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十分常见。下面就分析诗人为何钟爱“落红”“落英”而很少用“落花”的原因。

“落英”“落红”也就是“落花”之意,在古诗歌中“落英”出现的情况不少,《全唐诗》约有16句,《全宋诗》中约有36句,而《全宋词》就约有26句,但其中也有个别句“落英”不是做“落花”的意思。

如:宋代诗人欧阳修的《暮春门有感》“春事已烂漫,???英渐飘扬”。陆游《山居食每不肉戏作》“秋来更有堪夸处,日傍东篱拾落英。”秦观《如梦令》“桃李不禁风,回首落英无限”,晏几道《浣溪沙》“凉月送归思往事,落英飘去起新愁”等等。

以“落红”表落花意的也不胜枚举,《全唐诗》中约26处,仅《全宋词》中就约有91处,如:张先《天仙子》“风不定,人初静,明日落红应满径,苏轼《水龙吟》“不恨此花飞尽,恨西园、落红难缀”,龚自珍《己亥杂诗》“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等。

文档评论(0)

138zxciop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