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江苏省地方标准
《电动工具安全风险评估规范》
编制说明
标准起草组2025.02
1
一、目的意义
我国是电动工具的制造大国,生产企业主要分布在江苏、浙江、上海、福建、广东、四川等省市,其中江苏省南通市和浙江省金华市是电动工具的产业集中地,这两个地区的电动工具生产企业数占全国企业的70%以上。
我省电动工具产业主要集中于南通市,目前有相关企业1000余家,同时在苏州、南京、常州、扬州、无锡等市有少量分布。我省电动工具生产企业以民营企业和外资企业为主,其中外资企业为大型跨国公司,在全球电动工具市场已占据主要份额,在国内主要占据高端电动工具市场。目前,在我省建厂生产的外资电动工具品牌主要有Makita牧田、STANLEY史丹利、DEWALT得伟等。在最近二十年的产业发展期里,我省本土电动工具企业发展迅猛,制造水平逐渐提升,在中低端市场占据主要份额,在高端市场也已崭露头角,形成多个品牌竞争发展的局面。目前,我省本土电动工具品牌以东成Dongcheng、DEVON大有、WORX威克士等为代表,知名品牌还有大艺、金鼎JINDING、国强、铁锚Anchor等。
通过技术引进和技术改造,我省的电动工具生产技术水平显著提高,品种结构进一步扩充,产品质量明显提升。但目前行业发展仍面临一些不利因素,主要是大部分生产企业规模较小,技术含量低,而且行业的检测能力、研发能力薄弱,对开发新品和提高产品质量形成制约。这些不利因素,在电动工具行业发展过程中必然显现,并阻碍其进一步做大做强。
电动工具产品中的手持式工具如电钻、电锤等作为建筑、装潢装修等行业使用的量大面广的重要产品,因使用时需用手握
2
持,其产品质量对使用者的人身安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市场监管工作中发现,电动工具产品的质量问题较为突出。其中防触及带电零件的保护、电源联接与外接软线、机械危险等检测项目经常发生不合格,这有可能给使用者带来触电、锐器伤等严重伤害,该类电动工具产品的安全风险很大。2017年南通市多家电动工具生产企业的工具产品因存在缺陷导致危害风险较大,曾向江苏省缺陷产品管理技术中心备案召回4000多批次缺陷工具产品。
为了更好地保护消费者的人身财产安全,依据GB/T22760《消费品安全风险评估导则》对电动工具产品的安全风险建立一套系统、科学的评估规范,可以让生产企业、监管机构和消费者更深入地认识到产品的安全风险并形成共识,助力缺陷产品召回管理工作更好地开展。
二、任务来源
2023年8月,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关于下达2023年度江苏省地方标准项目计划的通知》(苏市监标〔2023〕173号),南通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申报的省地方标准《电动工具安全风险评估规范》被正式批准立项。其归口单位为江苏省产品缺陷与安全管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起草单位为南通市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所、南通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江苏省质量和标准化研究院等。
三、编制过程
自项目申报开始,标准起草组成员通过广泛地调研,分析现有电动工具出现的风险情况,召回过程中风险评估、缺陷分析的方法,企业控制风险的措施及验证测试方法,参照国家标准GB/T22760《消费品安全风险评估导则》、GB/T34400《消费品召
3
回生产者指南》、GB/T39063《消费品召回电子电器风险评估》思路,汇总整理了标准初稿,规定了电动工具安全风险评估的一般要求、评估流程和风险控制的建议。
于2024年1月29日进行起草工作组内部讨论,会议对标准思路、风险评估方法进行了充分的讨论。将电动工具分为进入召回管理过程的产品和未出现风险的产品,并提出针对未出现风险的产品的风险评估方法。工作组于2024年3月形成了标准讨论稿。
于2024年5月9日召开了专家讨论会,从地方标准化、缺陷产品管理、电动工具产品生产检测技术等方面对标准进行了充分、专业的讨论、分析,从标准规范性、专业性、技术可行性等方面提出了修改意见,结合相关企业、检测机构、专业人员的意见建议,最终修改形成《电动工具安全风险评估规范》(征求意见稿)。
于2024年5月13日至6月12日在南通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网站公开征求意见,并向相关单位发出30份征求意见稿,回函28份,回函有建议或意见12份。于2024年8月19日至9月17日在江苏省市场监督管理局网站公开征求意见,公示期间未收到意见、建议。
2024年10月16日,起草组召开讨论会,结合征求意见收集到的意见、建议,对标准进行讨论修改,形成送审讨论稿。
2024年11月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