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医美行业舆情药方
2021年2月22日
1
目录
前言1
一、问诊:医美行业五大热点舆情事件2
二、断诊:2020年医美行业七大舆情“痛点”3
(一)“黑医美”乱象丛生,求美者被精准围猎4
(二)医美广告涉嫌虚假宣传,求美者“雾里看花”6
(三)医美事故多发,医美机构与消费者各执一词7
(四)“整容贷”套路深,医美机构被质疑诱骗消费者贷款..7
(五)整容低龄化导向下,舆论担忧青少年审美价值观扭曲..8
(六)医美机构疑似“跑路”,相关人员“维权难”8
(七)消费者整形信息被医美机构或医生泄露8
三、开方:医美行业舆情风险与应对策略9
(一)监管承压,依法合规经营成立足法宝9
(二)宣传争议不断,正确价值观引领广告宣传方向10
(三)消费者权益话题热度走高,法律成为维权重要武器...11
(四)医美机构舆情应对意识不足,提升舆情素养是关键...11
前言
2020年,新冠疫情并未完全阻挡住求美者的脚步,“颜值经济”
依旧火爆。与以往不同的是,“互联网+医美”赋能“颜值经济”。具
体来看,疫情倒逼医美线上化进程加速发展,多家医美机构开展线上
服务,医美服务线上覆盖率有所提升;“他经济”成为行业风口,男
性医美服务订单有所增多。
线上线下医美机构的蓬勃发展在拉动了经济增长的同时,也滋生
出“黑医美”、虚假宣传、“整容贷”套路求美者、消费者整形信息
被泄露等问题。针对医美行业暴露出的“痛点”,国家卫健委、国家
药监局、中央网信办等8部门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医疗美容综合监
管执法工作的通知》,国家卫健委、公安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等9部委发布《关于印发2020年纠正医药购销领域和医疗服务中不
正之风工作要点的通知》,对医美机构的违法违规行为加大整治力度。
在这一背景下,人民网舆情数据中心运用定量、定性方法,回顾
2020年医美行业热点舆情,并根据医美行业舆情态势,梳理出医美行
业七大舆情“痛点”,分析医美行业存在的舆情风险,并对此提出舆
情处置建议,为医美机构提供参考。
1
一、问诊:医美行业五大热点舆情事件
人民网舆情数据中心参照舆情事件热度和敏感度两个维度,按照
事件发生及媒体报道时间顺序,梳理医美行业热点舆情、敏感舆情、
监管政策。事件轴如下:
◆1月,西安一女子在酒店客房操作割双眼皮手术,被警方以涉嫌非法行医罪刑事拘留;
黎女士在成都天府新区名府医学美容门诊部做隆鼻和面部填充手术后左眼失明。
◆3月,上海智美颜和医疗美容门诊部有限公司利用“某某卫视主持人”等19名患者的
名义或形象作推荐证明,展示患者诊疗前后的对比照片,违反《广告法》相关规定。
◆4月,国家卫健委、中央网信办、教育部等8部委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医疗美容综合
监管执法工作的通知》;上海警方会同市市场监管、药监、卫健等部门和医疗美容行业
协会深度排查医美行业违法违规现象。
◆5月,蒋女士在四川友谊医院做面部吸脂手术后,嘴部出现严重歪斜;600多名女性去
黔宸公司面试被诱导贷款整形,贵阳南明警方对黔宸公司和薇莱美医院进行查处;四川
圣丽整形美容医院对外宣称暂停营业后,突然关门,供应商、医院员工、消费者集体维
权,分别追讨货款、工资、手术费。
◆6月,国家卫健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等9部门发布的《关于印发2020年纠正
医药购销领域和医疗服务中不正之风工作要点的通知》,明确表示深入清理医疗行业乱
象,医疗美容成为重点治理领域之一。
◆7月,央视“3·15”晚会曝光可诺丹婷美容院推销套路,央视记者暗访发现,美容院连
环计诱骗消费者购买医美项目;一女子在大连艺星医疗美容医院隆胸身亡,其丈夫收到
《医疗事故鉴定书》,鉴定结果为一级甲等医疗事故,医院承担完全责任;歌手张美美
(化名)因“整容失败”向深圳鹏爱医疗美容医院索赔120万被斥“医闹”;陕西正硕
文化传媒有限公司以免费将普通人打造为主播艺人名义,诱导多名签约主播贷款整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