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2023年上学期九年级二模检测试卷
语文科目
考生注意:本试卷共三道大题,23道小题,满分120分,时量150分钟。
校刊《青春之声》最新一期的编辑任务由小裴和他的学习小组负责,请你一起完成任务。
一、积累与运用(18分)
下面是“品读农耕文明,传承千年文化”宣传折页,请你完成以下任务。
1.【查阅资料】在与小组同学查阅资料过程中,乐乐发现生活中有许多字音字形存在误读误
写的情况,以下是她的整理结果,其中有错误的一项是()(2分)
A.常见误读字音:“倔强(jué)”不能念成“倔强(juè)”,“强迫(qiáng)”应念成“强迫
(qiǎng)”。
B.人名、地名误读:“梁山泊(bò)”应念成“梁山泊(pō)”,“纪晓岚(jǐ)”不能念成
“纪晓岚(jì)”。
C.形近字误写:“寒喧”应写成“寒暄”,“断壁残垣”不能写成“断壁残亘”。
D.成语误写:“关怀备致”不能写成“关怀备至”,“人才辈出”应写成“人才倍出”。
2.【校对文稿】小柳根据调研资料撰写了一篇《“耕”以强体“读”以润心》的报告,以下
是部分节选内容,其中加点成语使用最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
在绵亘千年的农耕文化长河中,耕读教育始终是一颗闪亮宝石,镌刻着古人理想的人格
修为,蕴含着薪火相传的教育智慧。如今耕读教育是否销声匿迹地消失了?答案当然是否定
的。许多农村依然注重“耕读传家”的教育理念,发挥着家训家规对孩子的潜移默化的教育
作用,一些学校和社会机构开发出各类“土味”课堂。如清华附中永丰学校开辟了“半亩棉
田”,学生被老师们带到原野田间,别开生面的课堂舒展了学生们的心胸情怀,耕读教育的
真正意义由此得以实现。
A.薪火相传B.销声匿迹C.潜移默化D.别开生面
3.【发现语病】作为班级代表,小斌将查到的资料整理成发言稿,以下句子没有语病的是
()(2分)
A.2022年,教育部国家智慧教育平台门户全新改版升级,上线了《劳动光荣》等栏目,提
供了大约3500条左右的劳动教育资源。
B.据悉,这一举措的主要目的旨在通过亲身实践的方式,引导孩子们感受劳动的不易、体
验“劳动创造价值”的乐趣与意义。
C.近年来,社会各界对耕读教育的认识逐步深化,推动力度不断加大,耕读教育取得了显
著成效。
D.今天之“读”,不仅是学校教育、书本知识的延伸,但是包括学生学习传统文化、扩展
生活视野、增长社会见识的丰富内容。
4.【语段探微】小田打印文稿时,误删了“古往今来,能修身立德的名臣不在少数,但是身
居庙堂却能事稼穑丰五谷的少之又少”这句话,结合上下文,放在()最恰当。(2
分)
耕田可以事稼穑,丰五谷,养家糊口,以立性命;读书可以知诗书,达礼义,修身养性,
以立高德。_____①_____,而左宗棠却是一位耕读文化的重要继承者。任家庭教师期间,
左宗棠遍访农家,学习务农耕种的技巧,传授家人;而后更是写出《朴存阁农书》。_____②
_____,任命督办陕甘军务时,他不仅平定回乱,还教导士兵植树,劝还耕;
_____③_____,“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从近代以来中国人民最伟大的梦想”,抚今
思昔,_____④_____,左宗棠这位历史伟人值得我们倍加崇敬,我们应当继承和弘扬耕读
传家的精神,让湖湘文化的火把照亮一代又一代社会精英。
A.①B.②C.③D.④
5.【文化长廊】活动结束后,小梅发现二十四节气与耕作生产息息相关,结合表格,以下推
断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节气时间来由或习俗
清明祭祖的习俗据传源于古代帝王将相“墓祭”之礼,后来扩
清明4月4日-6日
展到普通百姓,进而沿袭成为中华民族扫墓祭祖的节日。
古人有“雨生百谷”之说,谷雨前后雨水增多,是播种移苗的
谷雨4月19日-21日
最佳时节。
芒种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处置群体性及突发性预案.docx
- 台达变频器说明书VFD-F[3].pdf
- 术后乳糜胸护理措施.docx
- 水粉色彩基础知识课件-2024鲜版.pptx
- 伯格曼法则在北极课件.ppt
- 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初探.docx
-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精品课件.ppt
- PCB板制作流程培训资料完整版.pptx
- 混合动力汽车空调系统课件.ppt
- 小学六年级数学列方程解应用题(训练题).docx
- 福莱特玻璃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海外监管公告 - 福莱特玻璃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度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pdf
- 广哈通信:2024年度环境、社会及治理(ESG)报告.pdf
- 招商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招商证券2024年度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pdf
- 宏信建设发展有限公司2024 可持续发展暨环境、社会及管治(ESG)报告.pdf
- 品创控股有限公司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 2024.pdf
- 中信建投证券股份有限公司2024可持续发展暨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pdf
- 洛阳栾川钼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pdf
- 361度国际有限公司二零二四年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pdf
- 中国神华能源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度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pdf
- 广西能源:2024年环境、社会及治理(ESG)报告.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