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中考语文24篇课内文言文考点梳理(七八九年级全) .pdfVIP

统编版中考语文24篇课内文言文考点梳理(七八九年级全) .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统编版中考语文24篇课内文言文考点梳理

(七八九年级全)

七年级上遍

《论语》十二章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

乎?(《学而》)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

而》)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

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为政》)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

回也!”(《雍也》)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述

而》)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子罕》)

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子罕》)

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子张》)

【文学常识】

《论语》是—债—家经典著作,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书,共20篇。

它与《—大学_》《-中庸―》《_孟子—》合称为“四书O孔子,名—丘字_仲尼—,

春秋时鲁国人,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债—家学派的创始人。

【知识积累】

1.通假字

第1页共54页

(1)不亦申乎:同“悦”,愉快。

(2)吾十有五而志于学:同“又”,用于整数和零数之间。

2.古今异义

⑴吾目=省吾身

[日]古义:每天。今义:一日。

[三]古义:泛指多次。今义:数词,三。

(2)可以为师矣古义:可以凭借。今义:能够。

3.词类活用

(1)名词作状语

学而匹习之:按时。

(2)动词用作名词

传不习乎:传授,指老师传授的知识。

(3)形容词用作名词

温故而知耕:学过的知识。新的理解和体会。

4.重点实词

(1)有朋目远来:丛—

(2)人不知而不帼:了解。生气,恼怒。

(3)不亦有于乎:指有才德的人。

(4)为人课而不界乎:谋划。竭尽自己的心力。

(5)与朋友交而不信乎:诚信。

(6)三十而立:立身,指能有所成就。

(7)四十而不墨:迷惑,疑惑。

(8)不通矩:越过。法度。

(9)温故而胡新:得到。

(10)可以为师矣:做,成为。

(11)学而不思则阡迷惑,意思是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

(12)思而不学则歹g:疑惑。

(13)人不曜其忧:能忍受。

(14)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喜爱,爱好。以...为快乐。

(15)年疏食,饮本:虹冷水。

第2页共54页

(16)=人彳B必有我师焉:泛指多个,几个。走路。

(17)择其着者而丛之:好的面,优点。跟从学习。

(18)子在川上曰:河边。

(19)豫者如斯夫:往、离去。代词,这,指河水。

(20)=军可奇帅也:指军队。改变。

(21)博学而筝善:坚定志向。

(22)切问而近思:恳切。

(23)仁在其中矣:仁德。

5.重点虚词

(1)学印时习,:表示顺承,然后。代词,代指“学过的知识”。

(2)不亦乐半:语气词,表反问,相当于“吗”。

(3)人不知加不愠:表示转折,去K

(4)学而不思则罔:连词,表顺承,就。

(5)知之者不如好之者:代词,……的人。

(6)于我如浮云:介词,对,对于。

(7)必有我师涉:兼词,于此,意思是在其中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51****1810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