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7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
第一讲;课程性质;主要内容;基础知识;第1章
农业可持续发展概论;1,可持续发展的由来
(1)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
“人”:人类或人类社会
“地”:地理环境,广义的自然界
人地关系思想演化:;文明类型;(2)可持续发展的思想由来
产生背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环境和资源遭到越来越严重的破坏,人类已不同程度地尝到了环境破坏的苦果。与此同时,人们对环境问题的认识和关注程度不断提升。
思想演进:20世纪60年代,美国海洋生态学家雷切尔·卡尔森(RachelCarson)女士《寂静的春天》出版,拉开可持续发展研究的序幕。
70年代初A·帕西为代表的“罗马俱乐部”,围绕“人口、粮食、能源、污染”四大危机展开研究,出版《增长的极限》,引起全球对人类生存与发展问题的关注。;1987年3月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向联合国提出报告《我们共同的未来》,标志着可持续发展思想正式形成。
《我们共同的未来》中的定义:可持续发展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
1)人类要发展,这里的发展不仅指经济的发展,还应涵盖社会的发展、环境的发展、人的发展等诸多方面。
2)发展是有条件的、有限度的,一方面发展不能超过环境阈限,另一方面发展是不能危害后代人的发展。;1989年5月,联合国环境规划署(NUEP)15届理事会专门通过“关于可持续发展的声明”,专门确立了可持续发展的涵义。
1992年6月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联合国环境与发展会议,发布《里约宣言》和《21世纪历程》,提出“人类要生存,地球要拯救,环境与发展必须协调”人类发展观,人类可持续发展作为全球发展战略的地位得到正式确立。;2,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和内涵;自然属性:保护和加强环境系统的生产和更新能力。
社会属性:在生存于不超出维护生态系统涵容能力之情况下,改善人类的生活品质。
经济属性:在不损害后代人的利益时,从资产中可能得到的最大利益。
科技属性:转向更清洁、更有效的技术——,尽可能接近“零排放”或“密封式”工艺方法,尽可能减少能源和其他自然资源的消耗。;基本内涵: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以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为基础,以科学技术进步为动力,以经济发展为核心的发展战略和发展模式。;(1)发展是人类共同的和普遍的权利。
(2)发展即包括经济发展,也包括自然资源与环境的发展,以及社会发展。
(3)强调发展的代际和代内观念。
(4)强调发展一定要充分认识和妥善解决好人口、资源和环境与发展之间的相互关系,并使其协调一致求得相互平衡。
(5)十分强调人类必须彻底实现由“人是自然主人”的传统态度向“人是自然成员”的态度转变。;3,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和属性;1,当代人的公平(横向公平性)
——占世界1/5的人口处于极端贫困状态
2,代际间的公平(纵向公平性)
——当代人对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垄断状态
3,公平分配有限资源(分配公平性)
——占全球人口26%的发达国家消耗的能源、钢铁和纸张等,占据全球80%
一些经验研究表明:富裕阶层和贫穷阶层比中间阶层造成更大的环境损害,因此,两极分化必然导致;可持续性原则(Sustainability);共同性原则(Common);需求性原则(Demand);可持续发展的属性;整体性:
综合性和协调性的统一;空间分布和时间过程的统一;福利增长和社会进步的统一;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的统一;区域发展与全球未来的统一;结构合理与功能优化的统一。;差异性:
地域差异具有客观存在性,从而产生发展的不平衡性。
不刻意追求理想中的“均衡”,但必须保持某种“合理的”区域发展梯度,把区域的空间差异控制在某个临界值之内。;竞争性:
发展的竞争性来自于区域的选择性。;节律性:
对过程的解析
节奏性
规律性
;4,可持续发展关注的主要问题;问题
应当鼓励经济增长还是限制经济增长?;尽管人类社会过去两百年来的历史一次又一次地推翻了马尔萨斯的悲观预言,同时马尔萨斯以来的经济学研究也从来未能证实人口增长对经济发展的消极作用.
二十世纪中后期全球人口剧增使马尔萨斯的人口理论一时盛行。一套远超越于马尔萨斯的新马尔萨斯理论脱颖而出。人口对人类社会的影响已不仅限于粮食生产不足,填不饱肚子,而是没有水喝,甚至没有生存的空间。;自然资源、环境吸纳污染容量有限
增长对资源的消耗、对环境污染排放将会超过自然承载力
龟兔关系(兔子睡觉)
结论:零增长,稳态经济
;多数人观点:;能源危机;;原因分析:;技术进步和污染控制;仍有两个严重问题:;2)当今世界发达国家的经济和环境保护水平是依靠全世界资源和环境支撑的。(模式有问题)
全球生态系统能按此模式支撑所有国家达到目前发达国家水平吗?
;发展需要的三大资本;代际公平;?代际多数规则:
当某项决策涉及到若干代人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DB61T557.5-2012 富硒肉牛生产技术规程.docx
- 人物会话中违反合作原则的语言现象分析——以契诃夫的《苦恼》为例.pdf
- DB61/T 1079-2017 高速公路隧道机电工程施工技术规范.docx
- DB61T525-2011 视频监控联网共享系统技术规范.docx
- DB61/T 524-2011 视频监控联网共享系统管理平台规范.docx
- DB61T503-2010 农村中小型畜禽养殖场沼气工程建设规范.docx
- DB61T510.1-2011 公共场所公示语英文译写规范 第1部分:通则.docx
- 氯化石蜡的环境分析方法研究进展.pdf
- 数字化转型对企业劳动投资效率的影响分析.pdf
- 聚焦文本,分析人物性格.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