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交流发言材料:强化要素集成作用,助力背街小巷旧貌换新颜.docx

交流发言材料:强化要素集成作用,助力背街小巷旧貌换新颜.docx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交流发言材料:强化要素集成作用,助力背街小巷旧貌换新颜

近年来,*财政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聚焦农村发展短板,把实施背街小巷道路综合整治工程作为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和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的民生实事重点保障方向,通过强化整体部署、健全推进机制、破解资金难题、加强跟踪督导,聚合“党、钱、实、管”等财政要素,助力乡村背街小巷旧貌换新颜,将农民群众出门“两脚不沾泥”的目标变成现实,广大村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大幅提升。

一、以“引”字为统领,强化机制支持

坚持党建引领、全盘统筹,把开展乡村背街小巷道路综合整治工作列入“五星”支部创建重要考核内容,与乡村清洁行动、“六清、六治”和农村户厕改造等奖补资金深度融合,多机制全域推进。一是注重专班作用。成立*市背街小巷道路综合整治工作专班,多次深入县乡各地,走村入户,面对面开展座谈,反复调查乡村基础设施短板、弱项,争取背街小巷硬化道路综合整治资金预算安排和筹措措施科学可靠。二是注重效益推动。为提高实际效果,将乡村背街小巷道路综合整治工作纳入人居环境治理统筹谋划,制定了《*市2023年支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相关资金使用管理办法》《*市乡村背街小巷道路综合整治工作实施方案》,利用资金绩效推进背街小巷道路综合整治工程进度,最大限度发挥资金奖罚调度效益。三是注重责任压实。将该项工作分解细化列入县乡政府考核的重要指标,定期召开动员部署会和加压推进会,明确任务目标,层层压实工作责任。各县(市、区)均成立了工作领导小组,明确专人负责,建立工作台账,全力以赴推进背街小巷道路综合整治工作和管理工作。

二、以“钱”字为引擎,拓宽筹资渠道

全市通过采取“政府拿一点、机关(企事业)单位帮一点、村级集体出一点、乡贤捐一点、村民群众筹一点”的办法,破解了乡村背街小巷道路综合整治工程存在资金保障与碎片化的难题。一是市政府每年将全市村级公益事业资金全面向背街小巷硬化乡村倾斜的同时,每年拿出500万元专项奖补资金,对乡村背街小巷硬化工作开展好的县(市、区)进行奖补。二是在全市开展“百家市直单位包百村”和“百家企业包百村”行动,对全市209个弱差村进行分包,下达市级补助资金3745万元的同时,要求各县(市、区)单列不低于2000万元的县级财政专项资金,支持乡村背街小巷硬化、绿化、美化等,提升基础设施建设短板。三是部分县(市、区)实行县乡村三级按4:3:3的比例保障资金,给任务村提供道路硬化的水泥、石子、砂子和沥青等原材料,村集体拿出30%的费用,村干部带头,统一组建施工队,最大限度减少乡村硬化建设成本。如*县创新提出“7+3”投融资模式,即政府承担70%的费用,农户承担30%的混泥土材料费用,极大提高了农户对自家门前道路进行硬化的积极性。四是广泛动员社会力量,通过与在外务工人员、离退休干部、企业负责人、工程老板、公务员等发函和慰问信,邀请他们自愿捐赠、筹资、筹物,大力支持乡村基础设施建设。五是通过召开党员代表大会、群众代表大会和乡村振兴大讲堂等形式,调动当地群众参与乡村背街小巷硬化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组织群众采取捐款、集资、出工的方式参加自家门口的背街小巷硬化。

三、以“实”字为基石,多种模式推进

一是在资金使用方面,通过统筹使用上级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衔接、人居环境整治、农村公益事业财政奖补和“四好”公路等项目资金,同步推进污水管网、绿化、亮化、美化。二是在规划执行方面,坚持规划先行和多规合一,确保乡村路网设计与实际风貌深度融合。如林州市的原康镇、茶店镇、东岗镇等镇就地取材,用废旧耐火砖、废弃石磨石等材料进行硬化,既变废为宝,又打造了别样风景;合涧镇、龙山街道等村将背街小巷硬化与产业发展等一体推进,既改善了人居环境,又发展了乡村旅游、餐饮、民宿等特色产业。三是在硬化方式上,因地制宜,一村一策。针对乡村主干道,对旧有破损道路进行升级改造,铺设柏油路,配套绿化、亮化及污水管网等,打造乡村道路升级版;针对1.5米宽度以上次干道,主要用于行人或三轮车通行的次干道,采取混凝土硬化;针对狭窄的小胡同,宽度在1米左右的路面,充分利用废旧砖头、鹅卵石、青石板等,就地取材进行硬化处理,促使资金最佳效益提升。

四、以“管”字为手段,提质建护措施

一是加强资金管理。市财政部门联合审计、质监、农业农村等部门,定期开展联合检查,明确资金管理办法,坚持“事前公布、事中监督、事后评估”的原则,加强资金监管力度,确保把有限的资金利用好、管理好,有效杜绝挤占、截留、挪用专项资金等现象。二是加强项目管理。除对乡村背街小巷硬化提出了明确标准和要求外,还实行“五个闭环管理”即规划设计、材料采购、施工质量、工程验收、资金支付等5个环节,每个环节均实行有责任领导把关签字、有行业部门监督管理、有第三方考核验收,层层签订责任状,确保项目高质高效。明确每一条街道的负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Wealth66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