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一种集装箱跨运车行走驱动液压系统的设
计
作者:朱海天,李红勋,李立顺
来源:《专用汽车》2016年第7期
朱海天李红勋李立顺
军事交通学院天津300161
摘要:介绍了一种集装箱跨运车行走驱动液压系统的工作原理,根据其工作特点对液压系
统提出了设计要求和液压元件的选型,并对液压元件的安全性进行了校核。校核结果表明,设
计的液压系统能够满足集装箱跨运车安全高效工作的使用要求。
关键词,集装箱跨运车行走驱动液压系统设计
第—作者:朱海天,男,1991年生,硕士研究生,现从事军用特种车辆设计与仿真工作。
中国分类号:U635.9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4-0226(2016)07-0094-03
1前言
集装箱跨运车,英文名straddlecarrier,以芬兰卡尔玛公司(KALMAR)生产的跨运车最为
著名(如图1)。集装箱跨运车一般用于中短途运输集装箱,其以门形车架跨在集装箱上,由
装有集装箱吊具的液压升降系统吊起集装箱,进行搬运堆码。同时,还可用集装箱跨运车将集
装箱装在集装箱底盘车上或从底盘车上卸下。因此,它比集装箱龙门起重机具有更大的机动性。
集装箱跨运车一般可将集装箱堆码二至三层高。由于其机动灵活、效率高、稳定性好和轮压低
等特点,集装箱跨运车在国外码头被广泛使用,对于许多中型码头货运站(货运量大于30万t,
小于100万t)而言,一个以集装箱跨运车为基础组建的货物装卸运输系统是效率最高的选择。
近年来,我国军工车企与科研院所也正在联合开发集装箱跨运车型。
2行走驱动系统的工作原理
集装箱跨运车一般由行走驱动系统、车架、起升装置、转向系统、制动系统组成。行走驱
动系统由发动机产生动力成为.动力源,驱动变量泵,变量泵将发动机输出的机械能转化为油
液的液压能,高压油液通过行走回路直接驱动轮边马达,从而驱使集装箱跨运车前行。其原理
图如图2所示。
3行走驱动液压系统设计
3.1设计要求
集装箱跨运车的行走驱动系统设计应能满足设备最大负载的行走设计需求。设备相关参数
如表1所示。
除此以外,在码头、堆场等集装箱货运场所,由于场地的特殊性,集装箱跨运车的行走驱
动系统设计与其他工程机械相比有着很大差别,其液压部分的设计要求主要包括有:
a.集装箱跨运车液压系统由前后车组的两个独立行走驱动回路构成。每个车组均能独立行
走,但当需要两个车组整体工作时,则可采取双动力单元协调控制的方式进行驱动。
b.液压驱动系统既要满足集装箱跨运车最高运行速度≥5km/h的要求,还必须满足满载时
(最大载质量为24t)最大爬坡度≥6%。
c.车组转向时内外侧的驱动轮可实现差速行驶。
d.可无级调速,重载低速,轻载高速。
3.2液压马达的确定
根据上节要求,集装箱跨运车最大爬坡度为6%,共采用四个驱动轮驱动。其行驶方程为:
集装箱跨运车车组的发动机在工作时,其通过调速器设置的转速为2200r/min,因此液压
泵排量为:V=Q/n=65ml/r。
通过相关型号对比,选取SAUERDANFOSS生产的90R075-KP型轴向变量柱塞泵,变量泵的
最大排量为75ml/r。
按照所选液压元件可知,当集装箱跨运车液压马达以全排量工作时,其对应的最大速度为
5.77km/h,满足最高速度不低于5km/h的车速要求。而在小排量行走时,集装箱跨运车最高速
度为14km/h。
3.4爬坡能力校核
集装箱跨运车属于低速行驶装备,因此,其空气阻力可以忽略不计。当液压马达全排量持
续工作时,其工作压力保持在
由以上分析可知,集装箱跨运车满载时可以克服坡度为6%的坡道,满足设计指标。相应的
前提是集装箱跨运车四个驱动轮驱动力同时达到额定值,而四个马达的工作压力都能达到全排
量时的持续工作压力。
4结论
本文介绍了某款集装箱跨运车行走驱动液压系统的工作原理及其设计。根据相关标准要求,
对相关部件进行选型。经过校核,所选部件满足设计要求,能够实现集装箱跨运车的正常工作。
今后这种集装箱跨运车将会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码头、拆装卸库场、集装箱中转站和大型企业
集装箱库场等场所,能为企业创造出更大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机械设计手册编委会.机械设计手册[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