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课时检测(六)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实验提能课)
1.如图所示,装置甲中挂有小桶的细线绕过定滑轮,固定在小车上;装置乙中橡皮筋的一端固定在导轨的左端,另一端系在小车上。一同学用装置甲和乙分别进行实验,经正确操作获得两条纸带①和②,纸带上的a、b、c、…均为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点(所用交流电源频率为50Hz)。
(1)任选一条纸带读出b、c两点间距离为________。
(2)任选一条纸带求出c、e两点间的平均速度大小为________,纸带①和②上c、e两点间的平均速度eq\o(v,\s\up6(-))①_______eq\o(v,\s\up6(-))②(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填选项字母)。
A.两条纸带均为用装置甲实验所得
B.两条纸带均为用装置乙实验所得
C.纸带①为用装置甲实验所得,纸带②为用装置乙实验所得
D.纸带①为用装置乙实验所得,纸带②为用装置甲实验所得
解析:(1)纸带①中b、c间距为6.00cm-3.90cm=2.10cm,纸带②中b、c间距为6.50cm-4.10cm=2.40cm。
(2)纸带①中c、e两点间的平均速度为eq\o(v,\s\up6(-))①=eq\f(?10.50-6.00?×10-2,2×0.02)m/s=1.125m/s,纸带②中c、e两点间的平均速度为eq\o(v,\s\up6(-))②=eq\f(?11.50-6.50?×10-2,2×0.02)m/s=1.25m/s,可知纸带①、②上c、e两点间的平均速度eq\o(v,\s\up6(-))①小于eq\o(v,\s\up6(-))②。
(3)由纸带数据可知,纸带①的加速度几乎恒定,纸带②的加速度不恒定,由装置甲、乙中小车运动时的受力情况可知,选项C正确。
答案:(1)2.10cm或2.40cm(±0.05cm)(2)1.125m/s或1.25m/s(±0.05m/s,有效数字位数不作要求)小于(3)C
2.如图甲所示是“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实验中获得的一条纸带,O、A、B、C、D和E为纸带上六个计数点。加速度大小用a表示。
甲
(1)OD间的距离为________cm。
(2)如图乙是根据实验数据绘出的x-t2图线(x为各计数点至O点的距离),斜率表示______,其大小为______m/s2(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解析:(1)由题图甲可知OD距离x=2.20cm-1.00cm=1.20cm。
(2)由于物体做的是匀变速直线运动,所以其从某一点开始运动的位移x=v0t+eq\f(1,2)at2,由于题图乙中x-t2图线是一条过原点的倾斜直线,因此v0=0,则x=eq\f(a,2)t2,可知x-t2图线的斜率为eq\f(a,2),通过图线可求得斜率约为0.467。
答案:(1)1.20(2)eq\f(1,2)a0.467
3.(2018·北京东城检测)兴趣小组的同学们利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他们将质量为m1的物体1与质量为m2的物体2(m1m2)通过轻绳悬挂在定滑轮上,打点计时器固定在竖直方向上,物体1通过铁夹与纸带相连接。开始时物体1与物体2均处于静止状态,之后将它们同时释放。如图乙所示为实验中打点计时器打出的一条点迹清晰的纸带,O是打点计时器打下的第一个点,A、B、C、D、……是按打点先后顺序依次选取的计数点,在相邻两个计数点之间还有四个点没有画出。打点计时器使用的交流电频率为50Hz。
(1)相邻两计数点之间的时间间隔为________。
(2)实验时要在接通打点计时器之________(选填“前”或“后”)释放物体。
(3)将各计数点至O点的距离依次记为s1、s2、s3、s4、…,测得s2=1.60cm,s4=6.40cm,请你计算打点计时器打下C点时
物体的速度大小是________m/s。
(4)同学们根据测出的物体1上升高度s与相应的时间t,描绘出如图丙所示的s-t2图线,由此可以求出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为________m/s2。
解析:(1)因为相邻两计数点之间还有四个点没有画出,故相邻两计数点之间的时间间隔为0.02s×5=0.10s。
(2)实验时要在接通打点计时器之后释放物体。
(3)由匀变速直线运动中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等于该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可知,打下C点时物体的速度大小是
vC=eq\f(xBD,2T)=eq\f(?6.40-1.60?×10-2,2×0.1)m/s=0.24m/s。
(4)因为s=eq\f(1,2)at2,故加速度的大小为
a=eq\f(2s,t2)=eq\f(2×40×10-2,1.0)m/s2=0.80m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西藏日喀则市第一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doc
- 《绚丽的礼花》教学设计(教案)-五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长春版.docx
- 第一课《智能化的互联网》作业设计西交大版(2024)初中信息技术七年级下册.docx
- Unit3Unit4复习讲义(含音标单词表)译林版(2024)七年级英语下册.docx
- 223直线的一般式方程教学设计-高二上学期数学人教A版选择性.docx
- Unit6重难点讲义-人教版英语七年级下册.docx
- 广东省江门市普通高中高考语文三轮复习冲刺模拟试题(6).doc
- 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人教版第二单元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和近代西方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与发展课时作业8.DOC
- 浙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期中复习2讲义.docx
- 高考语文复习2024年新课标二卷第九题说题设计.docx
- 酸碱平衡和酸碱平衡紊乱讲座.pptx
- 电商BP案例课件.pptx
- 高考政治复习考点专题模块4单元16寻觅社会的真谛课时1热点突破国务院将推动新行政审批制度改革.pptx
-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平行四边形的面积.pptx
- 高考政治复习专题12文化的交流传播与文化的继承发展.pptx
- 高考政治复习专题突破专题十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第二课时主观题对唯物论和认识论的考查.pptx
- 高考政治时政热点审计署专门围绕民生工程进行审计.pptx
- 2023年注册会计师审计风险的原因与防范措施研究.doc
- 高考政治复习第四单元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1.10科学发展观和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pptx
- 急性绞窄性肠梗阻CT诊断.ppt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