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第5课 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与管理 课件 高二上学期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pptxVIP

第5课 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与管理 课件 高二上学期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pptx

  1. 1、本文档共3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新课导入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唐】孟郊《登科后》思考:上面这首诗与哪种制度有关?

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与管理【课程标准】了解中国古代官员选拔方式的更迭过程和不同阶段的特征;知道中央集权体制下古代中国的官员考核和监察制度。5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选择性必修一第二单元官员的选拔与管理

1、西周-春秋:“世及以为礼”;“公门有公,卿门有卿,贱有常辱,贵有常荣,赏不能劝其努力,罚亦不能戒其怠惰。”——《礼记》特点:官位世袭、贵族垄断选拔标准:血缘影响:(消极)重血缘、轻才能,形成贵族政治,不利于调动其积极性,不利于长远发展。积极:世官制给贵族和官吏以充分共享政权的机会,保证了贵族世代效忠王朝,稳定了统治,在当时有进步意义。世官制一、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制度

2、春秋战国:举荐有才能的人或依军功大小授予官职不以禄私其亲,功多者授之。——《战国策·燕策二》选练举贤,任官使能。——《史记·赵世家》有军功者,各以率上受爵。——《史记·商君列传》思考:战国时期各国选官的途径和标准是什么?途径:荐举、军功;标准:才能、军功。思考: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春秋战国时选官制度变化的背景。(1)铁犁牛耕使用,生产力提高,地主阶级兴起;(2)私学兴盛,士人阶层兴起;(3)诸侯争霸图强,认识到人才的重要性,尚贤思想兴起。荐举制功劳制影响: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社会阶层的流动。鲍叔牙举荐管仲毛遂自荐

思考:从世官制向荐举功劳制的转变,选官制度发生了什么变化?血缘尚贤选官标准:选官权力:贵族垄断逐渐集中于君主

3、秦朝:“以法为教”“以吏为师”的制度材料一故明主之国,无书简之文,以法为教;无先王之语,以吏为师。——《韩非子》“以法为教”是以国家政策法令为教育内容的制度。“以吏为师”是指向官吏学习法律而为官的制度。(3)影响:◎韩非◎李斯(1)选官标准:(2)选官途径:法律。向官员学习律令而为官。积极:打破贵族垄断仕途的局面,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提升法律的社会地位。消极:造成文化专制,造成了严重的倒退。

4、汉朝:察举制(自下而上)(1)推行者:(2)标准:(3)内容:论从史出: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如何认识察举制?材料3举秀才,不知书。察孝廉,父别居。寒素清白浊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鸡。——《晋书·段灼传》材料1东汉顺帝六年,河南尹田歆掌握了察举六名孝廉的名额,当权的贵族勋戚争相请托,结果真正名士入选的只有一人,其他五人都是走后门人选的。材料4汉代察举制“四科取士”为:“一曰德行高妙,志节清白;二曰学通行修,经中博士;三曰明达法令……皆有孝悌廉公之行。——《后汉书·百官志注》积极:注重品行才学,为两汉政权选拔了大批人才;促进了阶层流动;扩大了统治基础。地方推举考核中央授官汉武帝舆论评价(孝廉等)、为官能力常科、特科材料2邓禹一家,凡公者2人,侯29人,大将军以下13人,中二千石14人,州郡长官48人,其余官职不可胜数。弘农杨氏四世为三公,汝南袁氏则四世五公。局限:①容易任人唯亲,滋生腐败;②东汉中后期,选官权操纵在世家大族手中;③难以选拔到真正的人才。

补充:汉朝——积功劳为官和征辟制武帝自为太子闻(枚)乘名,及即位,乘年老,乃以安车蒲轮征乘。——(东汉)班固《汉书·枚乘传》征召:皇帝直接下诏征求士人并拜任其为官的制度。征召的对象一般是“隐居严穴之士”重德高望重的宿儒、名士。征召的特征是“德举”。汉初,掾吏辟,皆上言之,故有秩比命士;其所不言,则为百石属。其後皆自辟除,故通为百石云。——(宋)马端临《文献通考》卷三十九《选举考十二》辟除:各级国家机关及地方政府的属吏可以由其长史自行选拔与任命。

5、魏晋南北朝:九品中正制(1)背景:东汉末年政治与社会秩序大乱,豪强大族控制了地方选人权,国家用人权力受到极大侵蚀。(3)标准:家世、道德、才能→只看家世(2)推行:220年,曹丕(4)途径:设置中正、品评人物、按品授官。本籍在中央任高官的人担任评定士人资品,写出评语“状”吏部授官

关于九品中正制的弊端,西晋段灼在上晋武帝表中指出:今台阁选举,涂塞耳目,九品访人,唯问中正。故据上品者,非公侯之子小孙,则当涂之昆弟也。——《晋书·段灼传》及法弊也,唯能知其阀阅,非复辨其贤愚。所以刘毅云: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南朝至于梁陈,北朝至于周隋,选举之法虽互相损益,而九品及中正至开皇中方罢。——杜佑《通典》①积极:将选官权收归中央,加强了中央集权。②消

文档评论(0)

k12学习资料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k12学习资料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06月02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