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9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第三章温度;课前小问题;课前小问题;课前小问题;课前小问题;课前小问题;课前小问题;本章内容;物体温度变化1℃(升高或降低1℃)所需吸收或放出的热量。;土壤容积热容量;结论:当其他条件相同时,导热率大的土壤,表层土壤温度变化小。;思考:潮湿紧密土壤和干燥疏松土壤表面温度的变化特征?;单位:m2/S或㎝2/S;思考:潮湿紧密土壤和干燥疏松土壤上、下层的温度变化特征?;二、热量交换;辐射热交换;分子热传导;使对流层上下层空气混合,产生热量交换。;乱流(湍流):流体在各方向上的不规则运动。;上海世博会的喷雾降温设施;潜热交换;潜热交换;潜热交换;一、地面热量收支;Q;影响土表温度变化的因素;较差(range):又叫振幅(amplitude)、变幅,即一个周期中最高值与最低值之差。
日较差(diurnalrange):一天中气温最高值与最低值之差。
年较差(annualrange):一年内最热月月平均温度与最冷月月平均温度之差。
位相(phase):温度最高值与最低值(极值)出现的时间,也称相时。;地面温度和热量收支的关系;;影响土壤表面温度日较差的因子;沙漠温度:日热夜冷,温差大;凸地乱流热交换强、凹地弱;反射;土壤温度年变化;土壤温度的垂直分布;一、水体热量传播的特点;水体中的热量平衡特性;海陆的增温与冷却的差异;二、水体温度的变化;三、水体温度的垂直变化;第四节空气温度;第四节空气温度;一、大气中的热量交换方式;二、大气温度的时间变化;变化的原因;天气:晴天大于阴天;;第四节空气温度;北半球陆地、海洋最热月分别是7月、8月;最冷月分别是1月、2月。;气温的非周期性变化;气温的非周期性变化;三、气温的空间分布;世界1月海平面气温(℃)的分布;世界7月海平面气温(℃)的分布;三、气温的空间分布;三、气温的空间分布;近地气层温度的垂直分布;四、气温的绝热变化;;湿绝热直减率:饱和湿空气绝热上升或下降单位距离的温度变化值,用γm来表示。;在体积、气压相等的情况下,温度高的饱和空气含水量大,降低同样的温度,要比温度低的饱和空气凝结出更多的水分,意味着放出更多的热量来。;气压大小对湿绝热直减???的影响;?是整个对流层的平均气温直减率,?=0.65℃/100m。
?d为干空气块做绝热升降运动时的气温直减率,是气块内部本身的温度变化。?d=1℃/100m。
?m为湿空气块做绝热升降运动时的气温直减率,?m可能大于?,也可能小于?,但永远小于?d。;五、大气稳定度;大气稳定度的分类;返回原地—稳定;对于未饱和空气;小问题;第四节空气温度;第四节空气温度;六、大气层中的逆温;第四节空气温度;六、大气层中的逆温;六、大气层中的逆温;六、大气层中的逆温;六、大气层中的逆温;在积雪地区,因暖空气流经冰、雪表面产生融冰、融雪现象,而冰雪的融化需要从近地面气层吸收大量的热量,从而使贴近地层的气温较低,形成逆温。;冷暖空气相遇时,较轻暖空气爬到冷空气上方,在冷暖空气交界面附近(即锋面附近)出现的逆温。;在山区夜间,由于山上冷空气沿斜坡向下移动到低洼地区并聚积于底部,使原来在洼地底部的较暖空气被迫抬升形成的逆温。;逆温的实际应用;第五节温度与农业;观看视频:植物生长与温度;温度对农作物生长发育的影响;三基点温度;三基点温度;农业界限温度;积温及其应用;积温及其应用;积温及其应用;土壤温度与农业生产;调控温度的农业生产措施;附件:有关温度的统计量;土壤温度;水温;体温;日平均温度;候、旬、月、年平均温度;滑动平均和加权平均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