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72《归园田居(其一)》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一语文必修上册.docx

72《归园田居(其一)》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一语文必修上册.docx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归园田居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语言建构与运用:抓重点词句,领会诗歌质朴的语言及表达的情感。

思维发展与提升:通过自主、合作、探究,体会作者返朴归真的人生志趣和人生境界,进

一步了解其文其人。

审美鉴赏与创造:提炼表现陶渊明思想志趣的语句进行探究式学习。

文化传承与理解:了解作者辞官归隐的原因,深刻体会诗人鄙弃官场,对田园生活无限热

爱欣赏之情。

学情分析

学生对诗歌已经有了一定的鉴赏和分析能力,而且初中阶段已学过陶渊明的诗歌《归园

田居》(其三)、《饮酒》和散文《五柳先生传》、《桃花源记》等作品,粗略了解了陶渊

明所生活的时代特点和隐士思想,但学生知识面还不是很开阔,对于理解作者的情感,对诗

歌作出评价,从而对自己的人生形成积极有益的影响和启示还有一定难度;陶渊明安贫乐道

的人生境界还难以真正的理解在这种现状下,主要尽可能地将学生已有的材料调动起来,重

在对作者思想情感的分析,把时间留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多阅读、多思考、多表达。

教学方法

点拨法、品读法、合作探究

教学安排

1课时

教学步骤

一、知人论世

时代背景:东晋末年统治阶级内部矛盾尖锐,仕途充满风险,加之政治腐败,陶渊明对

现实很失望。他不愿在纷乱黑暗的现实里随波逐流,曾几次退离仕途。公元405年(东晋安

帝义熙元年),陶渊明在江西彭泽做县令,不过八十多天,便声称不愿“为五斗米折腰向乡

里小儿”,挂印回家。从此结束了时隐时仕、身不由己的生活,终老田园。

归来后,作《归园田居》诗一组,共五首,描绘田园风光的美好与农村生活的淳朴可爱,

抒发归隐后愉悦的心情。课文选的是第一首。

陶渊明:(352或365年—427年),字元亮,又名潜,私谥“靖节”,世称靖节先生,

浔阳柴桑(今江西省九江市)人。东晋末至南朝宋初期伟大的诗人、辞赋家。陶渊明出身于

没落的仕宦家庭,由于自身儒、道思想的矛盾性,时官时隐,举棋不定。后期陶渊明因官场

政治腐败、门阀制度森严而毅然辞官归隐。陶渊明的创作包括诗歌和文章两大部分,尤以后

期的诗歌成就最高。

他是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被称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有《陶渊明集》。

陶诗的风格:质朴、平实、清新、自然。

主要作品:《桃花源记》《归园田居》《归去来兮辞》《饮酒》《五柳先生传》等。

早年:“大济苍生”

中年:“误入歧途”

晚年:“归隐田园”

田园诗:

田园诗派是我国古代诗歌流派中重要的一支,陶渊明是其重要代表人物。他的诗大部分取材

于田园生活,有的接近于口语,有的近似歌谣,有的直抒胸臆,抒发诗人热爱躬耕生活之情;

语言平淡而自然,朴实而又不缺乏色彩,给人一种清新、静谧、悠闲、淳美的感受;为古典

诗歌开辟了一个新境界,并创造出一种田园牧歌式的生活状态,借以表达对现实的不满,对

宁静平和生活的向往。此类诗歌总体以描写自然风光、农村景物以及安逸恬淡的隐居生活见

长,诗境隽永优美,风格恬静淡雅,语言清丽洗练,多用白描手法。

二、教学导入

在中国文学史上有这么一位诗人,他“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他“采菊东篱

下,悠然见南山”;他“倚南窗以寄傲,伸容膝之易安”。他为我们虚构了一个“风俗淳朴”

“与世隔绝”的世外桃源。他是“古今隐逸诗人之宗”——陶渊明。

他不为五斗米折腰,辞去彭泽县令后,陶渊明结束了他时吏时隐,身不由己的生活,归

来后做了一组《归园田居》,本文所选便是第一首。接下来,我们用诵读的方式来走进陶渊

明的诗歌,首先请大家来听一下名家范读。

一读诗歌听范读。

听完名家贩读,我们对诗歌的节奏、基调、重音有了一定的了解,下面我们请同学们给

大家展示一下。

二读诗歌通大意。

(先让学生范读,再齐读一遍)

三、探究新知

要求:精读诗歌,讨论交流,探究如下问题:

朗读课文,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

1.“归园田居”这个标题的题眼是哪个字?

明确:以“归”字为核心解读诗歌。

(1)从何而归?

明确:尘网、樊笼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尘网、樊笼比喻什么?明确:官场生活

作者为什么要如此比喻?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明确:表达自己对官场生活的厌恶,“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沉痛悔恨误入仕途

的生活。

(2)为何而归?

明确:“性本爱丘山”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既然“性本爱丘山”,为何还要出仕?(原文诗句回答)

明确:“误落尘网中”,入仕做官,非本性使然,而是一次失误。

“性本爱丘山”也许是陶渊明“归园田”的重要原因之一,那么,它是不是根本原因

呢?请在诗中继续寻找答案。(提示:点题的诗句是哪一句?)

2明确:“守拙归园田”

提问:归园田的目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33****3257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