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温居”还是“稳居”——兼及民俗词汇研究的意义.docx

“温居”还是“稳居”——兼及民俗词汇研究的意义.docx

  1. 1、本文档共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温居”还是“稳居”——兼及民俗词汇研究的意义

◎天津/鲍震培李璟轩

通常我们在乔迁新居时,亲朋好友们赶来新家庆贺,主人也会招待亲朋好友们吃一顿饭,对这一民俗事项的称谓,北方人大多是说“温居”,南方人大多是说“贺喜”“敬屋”等。还有一些五花八门的方言称谓,比如,河北唐山人叫“满锅”,山东济宁、德州、烟台等地叫“温锅”,山西北部叫“端锅”,河北石家庄、邯郸等地叫“暖房”,山东聊城叫“暖窝”,等等。

有人统计了南北方关于庆贺新居的说法,发现北方方言用词规律性比较明显,均是与“温暖”相关的动词:像“暖”“温”“烧”“燎”等,搭配的名词主要为“锅”“居”,其他如“房”“屋”“炕”“窝”等,都与饮食或住所相关。而在南方则没有和饮食有关的用法,但对于房屋的感情南北方都是相似的,不论南北,乔迁之喜照例是要祝贺和宴请一番的。

这一风俗来源已久,最早在唐朝出现“暖房”一词,王建《宫词》之七四:“太仪前日暖房来,嘱向昭阳乞药栽。”在这里,“暖房”指备礼贺皇后住进新宫,在《现代汉语词典》中:“暖房”第一义是指“旧俗在亲友结婚的前一天前往新房贺喜”;第二义便是指现在人们所说的“温居”。

宋朝吴自牧的《梦粱录》卷十八《民俗》说:“或有新搬移来居止之人,则邻人争借动事,遗献汤茶,指引买卖之类,则见睦邻之义,又率钱物,安排酒食,以为之贺,谓之暖房。”宋代邻里和睦,新邻居搬来,即送礼饮宴祝贺。可见“暖房”一词到宋朝时已发展到现代所用的意义。从新婚的新房扩大到一切新居,从皇后的尊贵礼节普及到民间百姓乔迁之后的喜庆风俗。

而“温居”一词常见于明清小说,如《醒世姻缘传》第二十五回:“狄员外敛了些街坊与他去送锅,狄员外的娘子也过日办了礼去与薛教授的夫人温居。”《醒世姻缘传》第三十五回:“今日与李四温居,明日与张三庆寿。”“温居”与“庆寿”相提并论,是当时人们社会交往和礼尚往来的重要礼节。

“稳”一般是形容词,组成稳固、稳重、安稳等双音节词,在前面所说“稳居”一词意味的使用中也是形容词的用法,但“稳”同时还可作动词用,如“哥儿几个,把书架稳在这儿。”意思是把东西固定于此。所以“稳”如果和“居”结合,或许有“使居安稳”“安居乐业”的意思。

那么到底是应该写成“温居”还是“稳居”呢?

笔者在语言学家谭汝为先生所著的《天津方言词典》一书中查到“温居”解释说:“wēnjū(wěnjū)到亲友的新居去贺喜。”并且举例说:“同院老王挺讲面儿的,人家送过一个红包儿,说是一半贺温居,一半送喜礼。”谭先生词典上的读音,“温”有两种读法:可以读作平声(一声);也可以读作上声(三声)。这第二种读法和“稳”的读音是相同的,因此谭先生认为“稳居”也是对的。但是查遍各种词典、报纸、杂志、书籍、语料库等正式的文本,并无使用“稳居”的句例语料,所以笔者认为不能以读音的相同来决定用字,应该从词义和语境来源上保持汉语的规范性,所以笔者认为代表“到亲友新居贺喜”的民俗正解和正字是“温居”,而尽量不要写成“稳居”。

古往今来,“温居”是中国人的传统文化,是有温度的礼尚往来,是有温情的优良民俗,它让亲情更加亲近,友情更深厚,人情不冷漠,应该世代传承下去。

文档评论(0)

ZC强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