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2025年江苏省公务员考试《人文科技常识》必刷100题试卷带解析含答案【完整版】.docxVIP

2025年江苏省公务员考试《人文科技常识》必刷100题试卷带解析含答案【完整版】.docx

  1. 1、本文档共6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专业精品人文科技常识题库题库,word格式可自由下载编辑,附完整答案!

2025年江苏省公务员考试《人文科技常识》必刷100题试卷带解析含答案【完整版】

第I部分单选题(50题)

1.下列日本作家中,曾获得过诺贝尔文学奖的是()。

【题目解析】这道题主要考查对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日本作家的了解。有一位日本作家获得过诺贝尔文学奖,他积极关注社会和政治问题,作品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和独特的艺术风格。他的创作不仅对日本文学产生重要影响,也在国际上获得广泛认可。有一位日本作家虽在文学上有重要影响,作品多呈现灰暗、压抑情绪,反映当时社会背景下人性挣扎和内心痛苦,但未获诺贝尔文学奖。还有一位日本作家以细腻、唯美的文笔著称,作品融合日本传统美学与现代文学技巧,多描写男女情感和人性欲望,展现日本独特文化氛围和审美情趣,但未获诺贝尔文学奖。最后一位日本作家是日本近代文学代表人物,被誉为“国民大作家”,作品反映明治时代社会风貌和人们思想变化,对日本文学发展有重要推动作用,但未获诺贝尔文学奖。综上,正确答案是曾获诺贝尔文学奖的那位日本作家,即大江健三郎。

A:太宰治

B:夏目漱石

C:大江健三郎

D:谷崎润一郎

答案:C

2.1915年9月,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后改名为《新青年》,下列哪项运动是由此开始的?()

【题目解析】本题可根据各选项所涉及运动的相关信息来逐一分析。首先,维新运动即戊戌变法,是晚清时期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维新派人士通过光绪帝进行倡导学习西方,提倡科学文化,改革政治、教育制度,发展农、工、商业等的资产阶级改良运动。戊戌变法发生在1898年,与陈独秀创办《青年杂志》(后改名《新青年》)的时间1915年不符,因此这两项并非由陈独秀创办《新青年》开始。其次,一二九运动又称为一二九抗日救亡运动,是1935年12月9日,北平(北京)大中学生数千人举行了抗日救国示威游行,反对华北自治,反抗日本帝国主义,要求保全中国领土的完整,掀起全国抗日救国新高潮的一场学生运动,也与题干中《新青年》的创办无关。最后,新文化运动开始的标志是1915年9月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后改名《新青年》),它倡导民主与科学,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沉重打击了统治中国2000多年的传统礼教,启发了人们的民主觉悟,推动了现代科学在中国的发展,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和五四爱国运动的爆发奠定了思想基础。综上,该题正确答案为新文化运动。

A:一二九运动

B:新文化运动

C:维新运动

D:戊戌变法

答案:B

3.关于我国古代音乐常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题目解析】本题可对各选项涉及的知识点进行逐一分析。首先,唐代管理音乐的机构有多个,梨园只是其中之一,除此之外还有太乐署、鼓吹署、教坊等。梨园是唐代宫廷所设的教练歌舞艺人的专门场所,并非唯一管理音乐的机构,但此说法本身无误。其次,工尺谱是中国传统的记谱方法,它以工、尺等字记写唱名,在民间音乐、戏曲、器乐等领域广泛应用,该说法正确。再次,“竹林七贤”是魏晋时期的七位名士,其中嵇康是著名的音乐家,他擅长弹奏《广陵散》,且《广陵散》也因嵇康而闻名于世,此说法也是正确的。最后,“响遏行云”出自《列子·汤问》,讲述了秦青唱歌时声音洪亮,高入云霄,把浮动着的云彩也止住了的故事,形容歌声嘹亮,高入云霄,连浮动着的云彩也被止住了,它与学习唱歌并无直接关联,该说法不正确。所以,说法不正确的是关于成语“响遏行云”与学习唱歌有关系这一表述。

A:成语“响遏行云”与学习唱歌有关系

B:“竹林七贤”中的嵇康善弹《广陵散》

C:工尺谱是我国传统的记谱方法

D:唐代管理音乐的机构称为梨园

答案:D

4.“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句诗出自()。

【题目解析】“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出自南宋大臣文天祥的《过零丁洋》,此句体现了诗人慷慨激昂的爱国之情和视死如归的高风亮节,以及舍生取义的人生观。岳飞是南宋抗金名将,代表作品为《满江红·写怀》。林则徐是清朝时期的政治家、思想家和诗人,虎门销烟的民族英雄,其有“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等名句。戚继光是明朝抗倭名将,著有兵书《纪效新书》《练兵实纪》。所以正确答案是文天祥。

A:岳飞

B:文天祥

C:林则徐

D:戚继光

答案:B

5.“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出自曹操的《龟虽寿》,这句话体现出中华传统文化美德中的()。

【题目解析】该题考查对中华传统文化美德的理解。题干中“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体现的是,年老的千里马虽然伏在马槽旁,它的雄心壮志仍然是能够驰骋千里;有远大抱负的人士到了晚年,奋发思进的雄心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zhaolubin202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