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ICS65.020.20
B05
DB21
辽宁省地方标准
DB21/T1994—2019
黑木耳立体吊袋栽培技术规程
辽宁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DB21/T1994—2019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编写。
本标准由辽宁省农业农村厅提出并归口管理。
本标准起草单位:辽宁省农业科学院食用菌研究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李超、刘国宇、白凌燕、李跃、孙利平。
本标准与DB21/T1994-2012相比主要差异如下:
—修改标准名称为黑木耳立体吊袋栽培技术规程。
—删除、修改和增加了部分标准的技术要求。
—删除、更新和增加了规范性引用文件。
—删除了栽培季节。
—修订了菌种制作。
—修订了培养料配方。
—修订了发菌期管理。
—修订了出耳管理。
—修订了病虫害防治方法。
本标准发布实施后,任何单位和个人如有问题和意见建议,均可以通过来电和来函等方式进行反馈,
我们将及时答复并认真处理,根据实际情况依法进行评估及复审。
归口管理部门通讯地址:辽宁省农业农村厅(沈阳市和平区太原北街2号),联系电话:024标准起草单位通讯地址:辽宁省农业科学院食用菌研究所(沈阳市东陵路84号),联系电话:
024I
DB21/T1994—2019
黑木耳立体吊袋栽培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黑木耳立体吊袋栽培的栽培场所及产地环境、栽培时期、品种选择、菌种生产、培养
料、栽培袋制作、发菌期管理、出耳管理、病虫害防治措施、采收和生产记录。
本标准适用于黑木耳立体吊袋栽培。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3095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5749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GB19169
黑木耳菌种
GB/T8321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NY/T528食用菌菌种生产技术规程
NY/T1935食用菌栽培基质质量安全要求
3
4
产地环境
选择地势平坦、通风良好、水源充足、环境清洁、远离禽畜舍的地方。可选择日光温室、塑料大棚。
5、栽培时期
春季栽培在上年12月至翌年3月中旬制备出耳菌袋,秋季栽培5月上旬至6月中旬制备出耳菌袋。
6
7
8
培养料
8.1主要原料
阔叶木屑、棉籽壳、玉米芯、秸秆等。玉米芯应粉碎成0.3cm~0.6cm大小,木屑为阔叶树硬杂木
屑。原料要求新鲜、干燥、无虫、无霉变,贮存在阴凉、干燥、通风的库房内,质量及贮藏应符合NY/T
1935要求。
8.2辅助原料
DB21/XXXXX—XXXX
麦麸、水稻米糠、玉米粉、豆饼粉、石灰、石膏等。原料要求新鲜、干燥、无虫、无霉变,贮存在
阴凉、干燥、通风的库房,质量及贮藏应符合NY/T1935要求。
8.3培养料配方
表1
培养基配方
配方名称
配方Ⅰ
配方Ⅱ
配方Ⅲ
配方Ⅳ
成
份
木屑79%、麦麸15%、玉米粉3%,石灰2%、石膏1%
木屑78%、棉籽壳10%、麦麸10%、石灰1%、石膏1%
木屑65%、玉米芯20%、麦麸10%、豆饼粉3%、石灰1%、石膏1%
木屑55%、玉米秸秆25%、麦麸15%、豆饼粉3%、石灰1%、石膏1%
9
栽培袋制作
拌料
9.1
采用人工或机械方式将各种原料混合均匀,含水量60%~63%。
9.2
装袋
采用规格为16cm~17cm×35cm~38cm×0.004cm~0.006cm的黑木耳专用塑料菌袋,机械装料,高度
20cm~22cm,上下松紧一致。料中央放置接种棒,封口后倒置摆放在灭菌筐内。
9.3灭菌
装置菌袋的灭菌筐摆放后封闭灭菌,待排放冷气后袋内温度达到100℃后开始计时,保持10h~12h,
待袋温降到60℃以下时出锅,冷却后待接种。
接种室要求环境清洁,使用前用紫外线或臭氧进行杀菌。选择在洁净工作台、离子风机或接种箱内
接种人员着装洁净,双手用75%的酒精消毒。料袋内温度冷却至30℃以下开始接种,接种工具和菌
种瓶(袋)口严格消毒,接种勺或接种铲在每换一个菌种瓶前都经酒精灯灼烧灭菌。将接种棒拔出,菌
种放入袋内,接种量10g/袋左右,如使用枝条菌种,插入1根于接种孔内。接菌后用棉花或食用菌专用
套环封口。
菌丝萌发初期,接种室内温度保持在25℃~28℃,空气湿度为55%~65%。菌丝长到料袋的三分之
一,温度控制在23℃左右,空气湿度60%~70%,每天通风1次~2次,每次25min~30min。栽培袋内温
度达到25℃时采用制冷设备、疏散菌袋、通风增湿等方式立即降温。
菌袋长满后进入菌丝后熟期管理,放置于暗光、密闭、清洁的环境条件下,温度为15℃~22℃,时
间15d~25d。
2
DB21/T19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DB21_T3233.2-2020_客滚船信息电子单证报文标准第2部分:票务动态信息_辽宁省.docx
- DB21_T3235-2020_机关事务管理会议服务规范_辽宁省.docx
- DB21_T3238—2020_软枣猕猴桃储存保鲜技术规范_辽宁省.docx
- DB21_T3239—2020_腐植酸含量快速检测技术规程_辽宁省.docx
- DB21_T1897-2021_丹东栗栽培技术规程_辽宁省.docx
- DB21_T1942-2012_美容SPA服务规范_辽宁省.docx
- DB21_T1956-2022_半滑舌鳎养殖技术规程_辽宁省.docx
- DB21_T3259—2020_野生兰科植物资源评价技术规程_辽宁省.docx
- DB21_T3260—2020_蓝杉播种育苗技术规程_辽宁省.docx
- DB21_T2044-2023_社区养老服务与管理规范_辽宁省.docx
- DB21_T3261—2020_蒙古栎大径阶用材林定向培育技术规程_辽宁省.docx
- DB21_T2056—2020_软枣猕猴桃栽培技术规程_辽宁省.docx
- DB21_T3262—2020_城市园林绿化主要树种苗木_辽宁省.docx
- DB21_T3376.5—2021_农业机械作业质量第5部分:固定式水稻秧盘育秧播种机_辽宁省.docx
- DB21_T3266—2020_辽宁省村镇集中供水工程前期工作及技术管理规程_辽宁省.docx
- DB21_T3377—2021_健康教育处方规范_辽宁省.docx
- DB21_T3379—2021_黑参加工技术规程_辽宁省.docx
- DB21_T3267-2020_烟花爆竹批发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手册编写导则_辽宁省.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