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资料来源于网络整理,更多高质量文档请联系。
夏季食物中毒知识培训
一、引言
夏季气温升高、湿度增大,为微生物创造了适宜的生长环境,致使食物中毒事件在夏季更为多发。本次培训从细菌、真菌等微生物角度,剖析夏季食物中毒相关知识,以助于采取有效预防措施。
二、夏季食物中毒与微生物概述
微生物是导致食物中毒的关键因素。夏季的高温高湿条件,利于细菌、真菌等微生物快速生长和大量繁殖。食物受微生物污染几率增加,进而提升了食物中毒发生的可能性。
三、细菌导致的夏季食物中毒
(一)常见细菌及其特性
1.?沙门氏菌
-生长环境:沙门氏菌在15-45℃可生长,最适温度37℃,夏季室内外温度常处此范围,且较高湿度利于其存活繁殖。
-污染食物:主要污染肉类、蛋类、奶类及其制品。如夏季露天售卖的卤鸡蛋、未彻底加热的牛奶等易被污染。
-中毒症状:食用污染食物后12-36小时发作,症状包括发热(体温38-40℃)、腹痛(多为绞痛)、腹泻(水样便或黏液便)、恶心、呕吐,严重者可因脱水、电解质紊乱危及生命。
2.?金黄色葡萄球菌
-生长环境:该菌适应能力强,夏季高温下仍能生存,其产生的肠毒素耐热性高,煮沸30分钟难以破坏。
-污染食物:偏好含蛋白质、水分及一定淀粉的食物,如夏季的剩饭、糕点、乳制品。像常温放置过久的奶油蛋糕易受污染。
-中毒症状:潜伏期1-6小时,以剧烈呕吐(呕吐物可呈胆汁样或血性)为主要特征,伴有腹痛、腹泻(水样便)。
3.?副溶血性弧菌
-生长环境:作为嗜盐性细菌,夏季海边温暖且含盐量较高的环境适宜其生长,在含3%-4%氯化钠的环境中生长旺盛。
-污染食物:主要污染海产品(如虾、蟹、贝类)及盐渍食品。如夏季夜市的凉拌海蜇、腌制小海鲜,加工处理不当易携带该菌。
-中毒症状:潜伏期平均10小时左右,腹痛剧烈(多为阵发性绞痛,脐部附近为主),随后出现腹泻、呕吐、发热等症状。
(二)夏季预防细菌食物中毒的措施
1.?食材采购与储存:夏季应在正规渠道采购食材,仔细检查新鲜度。采购后尽快冷藏,因夏季常温下细菌繁殖迅速。肉类常温放置2-3小时细菌数量可能成倍增长,需及时放入冰箱,冷藏温度控制在0-10℃,冷冻温度-18℃以下。生熟食材分开存放,防止交叉污染。
2.?食品加工烹饪:烹饪时确保食品彻底煮熟煮透,夏季食物更易因加工不当残留细菌。肉类内部温度需达到70℃以上,剩饭剩菜再次食用要充分加热,保证加热时间和温度足以杀死细菌。
3.?厨房卫生与清洁:夏季厨房湿度大,易滋生细菌,需经常清洁消毒并保持干燥。烹饪前后,厨房用具如刀具、案板、容器等要清洗干净,定期用开水煮沸消毒。
四、真菌导致的夏季食物中毒
(一)常见真菌及其特性
1.?黄曲霉
-生长环境:黄曲霉在25-32℃、相对湿度80%-90%的环境下生长良好,此条件在夏季南方地区常见。
-污染食物:主要污染花生、玉米、大米、坚果等粮油食品及其制品。夏季储存不当的花生,表面可能出现黄绿色霉斑。
-中毒危害:黄曲霉产生的黄曲霉毒素是强致癌物质。长期低剂量摄入可引发肝脏病变,如肝硬化、肝癌。急性中毒可出现恶心、呕吐、腹痛、黄疸等症状,严重者可致死。且该毒素化学性质稳定,一般烹饪方法难以破坏。
2.?展青霉素
-生长环境:由多种霉菌产生,夏季水果储存时,若温度较高、通风不良,易滋生。
-污染食物:主要污染苹果、梨等水果及其果汁、果酱等制品。夏季水果易腐烂,即使部分腐烂,整颗水果可能已被展青霉素污染,因霉菌菌丝会在内部蔓延。
-中毒症状:可导致胃肠道功能紊乱,损害肾脏和神经系统,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症状,严重时影响中枢神经系统,引发头晕、头痛。
(二)夏季预防真菌食物中毒的措施
1.?食材储存管理:夏季储存食材需保持环境干燥通风。花生、玉米等易受真菌污染的食物,可密封包装并放入干燥剂。定期检查,发现霉变迹象,整包丢弃。
2.?水果挑选与处理:夏季购买水果选表皮完好、无霉变的。对于轻微腐烂水果,因夏季霉菌扩散快,即使削去腐烂部分,其余部分也可能已被污染,尽量不食用。水果制品选择正规厂家生产、储存条件良好的产品。
五、其他微生物导致的夏季食物中毒
夏季,除细菌和真菌外,病毒、寄生虫等微生物也可能引发食物中毒。例如诺如病毒,夏季集体场所人员密集、空气流通不畅,食物或水源被污染后易传播,可引起恶心、呕吐、腹泻等症状。预防诺如病毒感染,需注意饮用水卫生,夏季尽量饮用开水,避免食用未清洗干净的蔬菜水果,尤其是生菜沙拉等生冷食物。
六、总结
夏季的气候条件利于细菌、真菌等微生物生长繁殖,增加了食物中毒风险。了解常见致病微生物特点、污染食物类型及中毒症状,在食材采购、储存、加工等环节严格把控,养成良好食品安全习惯,可有效预防夏季食物中毒。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