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可清《工具对中国书画的影响》.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工具对中国书画的影响

黄可清

摘要:本文从西汉早期的粗纸,蜡笺、采用内施胶技术的“澄心堂”纸、生纸,论述了纸张对中国书画的影响!接着论述了不同的墨与不同的纸相配,产生的不同效果。最后分析了软毫和硬毫在使用技巧上的不同,产生了不同的书画效果!

关键词:蜡笺;内施胶;生纸;软毫;硬毫

中国古代书画用纸可以分为三个主要类型:

一、蜡笺

在两汉时期,纸张仍然很粗糙,不能满足书写的要求,书写多用竹简,画画则在墙壁上,或直接刻在金石上。现存最早的纸本书帖是西晋陆机的《平复帖》,那是没上蜡的草纸,效果一看就知。当时的纸很厚(有人研究唐代硬黄纸约重140~160克)纤维粗糙,纸质疏松,受墨量非常大。别说是紫毫、狼毫,就是顶级的羊毫也受很大局限。蜡笺的出现可能是在西晋晚期,因为这个时期正好是章草向今草过渡的时期,没有蜡笺的出现,就不可能出现辉煌的二王帖学。

以早期的(至少是南唐以前)纸浆加工技术,做出来的纸比较粗糙疏松,所以必须去填粉施蜡砑光。由于纸基粗糙疏松,填的粉也多,吸附力也是很强的,虽然表面施蜡,但墨的纵深渗透力还是很强。宣纸就不同了,质地细密表面光洁,填粉也容不下多少粉,纸基的吸附力小,采用同等施蜡工艺,墨的纵深渗透效果自然就差了,所以就显得墨色浮了!

蜡笺上写字,墨是堆起来的,渗透的作用反居其次。而生纸主要就是靠渗透了。笔形对积墨的厚度影响很大:笔锋厚实,积墨厚,笔画立体感强;笔锋单薄,笔画枯扁,功力再深厚也是枉然。因此在简帛上书写的秦汉笔偏瘦长,在蜡笺上书写的晋唐笔粗短而笔锋厚实。到清代一些笔为了适应生宣纸,笔锋又长了。

二、“澄心堂”系统的内施胶纸(非现在所谓的“澄心堂宣纸”,同名而异谓)

到五代十国的时候,纸浆的加工技术比两汉随唐时期有了很大的进步,这就有可能造出光洁细密的纸。南唐后主李煜组织人进行生产,在纸浆里加入胶质,终于使纸不用上蜡就能书写而不太洇。宋、元、明都先后仿制这种纸,其中明仿叫宣德纸,宣德纸也做蜡笺。“澄心堂”系统的纸在清康熙的时候还生产,但后来就销声匿迹了,基本可以认为是在清朝失传的。消失的原因无外乎大写意、碑学的兴起和宣纸的泛滥。(帖学可以用蜡笺)

潘吉星《中国造纸史》对南唐澄心堂纸的内施胶技术未下定论,或许是已经失传了吧!早期宣纸是仿明朝宣德纸,宣德仿自元,元仿自宋,宋仿自南唐。早期宣纸的生熟度应该是接近宣德纸的,但后来就越来越生了,最终是画宋元山水的人彻底被坑了~~~

澄系纸的出现为宋元山水的出现创造了物资条件,以前的蜡笺就只能画工笔。另外看宋、元、明书家的一些字,这种纸也别俱风味。据说现代四川雅纸是仿这种纸的。原来的纯松烟不能适应这种纸的要求,所以产生了漆松烟和油松烟,一是澄系纸不可能有蜡笺那样光滑,用纯松有些涩笔,而纯松的涩正好弥补了蜡笺相对光滑的缺点;二是纯松在澄系纸上达不到蜡笺那样的黑度,所以需要加漆,画画则加油更加清透。

三、生纸

生纸很早出现了,没有上蜡、加胶,也没有用其它方式做熟的纸,不管麻纸、皮纸、竹纸都是生纸。由于技术的限制,生纸早先都只是作为半成品或低档练习纸,不适合直接书写画画。直到清朝,也是由于大写意、碑学的需要,宣纸登上历史舞台成为主流。

生纸善于分色,因此纯油烟就最适合在生纸上画画,写字可用漆烟或漆油烟。生纸受墨量大,羊毫也就受器重了。松烟没落的原因是因为传统施蜡麻(皮)纸的衰落,清代贡纸“平阳麻笺”在解放后就停产了,宣纸加工的蜡笺效果不好、墨太浮,不是那么回事。如果现在要搞正宗的晋唐帖学和宋元山水,根本就无纸可写。

四、视觉效果:

松烟墨的亚光、朴实正好与蜡笺的光滑鲜亮形成对比,如果用油烟写蜡笺的话,就会显得很轻浮。

油烟的光亮正好与亚光的宣纸形成的对比,较涩的宣纸也需要比较润滑的油烟,这样行笔就不会太涩。

附录:

软笔、生纸谁都能写,并非要多高深的功力:

像一些笔画如钩、捺,用硬毫可以甩出去,也就是在书写过程中笔毫逐渐脱离纸面。但是软毫这样就没法写,只能紧贴着纸面拖出去,或者说画出去。江湖某君用偏软的狼毫写瘦金,就是画出去的,而老赵是甩出去的。还有一个典型的例子,山谷《李白忆旧游诗卷》,一些笔画一样要画出去。

折法,如果用软笔的话,褚、颜的提笔暗过法好写一点,如果是写欧楷你也像硬毫那样用力提按,在高的“高手”也写不了。只能半“画”半“提按”。

软笔助笔力的途径有很多:

重胶墨(还可以调节生纸性能)

悬腕高执笔位,臂力带动腕力

饱墨,一旦笔头墨少了,就不好玩了。

……

生纸写字,简单就一句话:墨法掩饰笔法,从大写意那里学的玩意。我觉得还是7成熟以上纸好,不紧不慢,多么闲适优雅!(竹纸渗化速度慢,半生熟亦可。)生纸写字,有辱斯文。明白了这些,只要你愿意抛弃帖学的一些传统,谁都可以这么玩!千万不要被所谓的“高手”吓住!

TheInfluenceofToolsonCh

文档评论(0)

知识贩卖机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