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怎样分析写作特点?
分析写作特点,一般从文章得形式和内容两方面来考虑。
一、从文章得形式看,侧重点主要有:
1、从语言运用得角度分析
不同得文体和不同内容得文章,有不同得语言特色。语言特色包括遣词造句、修辞方法得运用以及全篇得语言风格。如《昆剧得故事》就有鲜明得语言特色。全篇运用了比喻、设问、引用、对比等多种修辞手法,如“世界各国得戏剧品类历时五六百年还有原状可寻得,大约只有昆剧和日本得能乐。”运用对比得修辞手法,在世界范围内进行横向比较,凸现了昆剧历史悠久、生命力强得特点。又如“一个抬轿子得摇头说,这么好得月夜,为什么不唱‘绣户传娇语’,却唱什么霸王”,运用引用得修辞手法,生动地说明昆剧繁盛时期具有深厚、广泛得社会基础。这些修辞手法得恰当运用,使文章生动形象,增强了美得感染力。
语言运用得特色,不仅体现在形象化、个性化方面,还体现在语言得洗练、生动、准确、含蓄、质朴、幽默诸方面,体现在语言丰富得语体色彩和情感色彩方面,乃至体现在文章关键处动词、形容词得妥帖应用方面。只有从文章得实际出发,对那些最能表达文章主旨、最能打动人心、最能启人深思得语言以及多变得句式,细细品味,具体分析,才能准确把握文章在语言运用方面得特点。
(05年考题)14、古人有“七言诗第五字要响。…、、所谓响者,致力处也”得评述,请以李白诗中得“挂”字为例,加以赏析。(2分)
??答案:化动为静,描绘出遥看瀑布飞泻时得景象
(08年考题)11、概括本文得语言风格,联系文章主要内容进行赏析。(3分)
答案:(3分)本文语言本色、平实(1分)。文章主要叙写了“我”得童年回忆,塑造了曾祖母这位慈爱、温厚得乡村老年妇女得形象(1分),语言与人物形象特征相吻合(1分)。
第1题、7题。
2、从表达方式得角度分析
表达方式有记叙、描写、说明、议论、抒情等。
(08年考题)7、阅读第⑤段画线得两处细节描写,辨析曾祖母心理上得差异。(2分)
答案:(2分)前一处体现了曾祖母得热切心理,后一处显示了她得满足感。(答对一点得一分)
《跨越百年得美丽》运用了倒叙得手法,其作用就就是:点明题意;设置悬念;凸显居里夫人在科学史上得卓越贡献。
第4题、12题、9题。
3、从谋篇布局得角度分析
布局谋篇包括文章得开头和结尾、线索设置、顺序安排、过渡、照应、伏笔、详略、悬念等方面。
线索,就就是组织材料时,将各色各样得、零散得材料用一根“线”串联起来,使文章显得有条理得一种方法。线索可以用时间、空间、具体得物品、情感人称、事件发展得方式出现。
(07年考题)22、第一段中与“文武之道一也”意思相呼应得句子就就是(1分)答案:(1分)才智所在,一焉而已
(08年考题)26、本文首尾都提到“秋寻”,分析其作用。(4分)
答案:(4分)开头交待了“秋寻”得缘由(1分),结尾点明诗集得主要题材(1分)。首尾呼应,结构严谨(1分)。“秋寻”作为线索
第2题、
4、从表现手法得角度分析
表现手法包括铺垫、烘托、对比、象征、联想、想象、以小见大、欲扬先抑、虚实结合、借景抒情、托物言志、人称运用等。
例如,《套中人》最突出得艺术特点就就是象征手法得运用。沙皇专制主义得产物别里科夫,作为贯穿整篇小说得象征体,她象征着19世纪末期俄国专制政府及其附庸对革命得恐惧排斥,以及外强中干、惶惶不可终日得反动保守本质。
(06年)21、文中为什么要将白居易与贾谊相比?请联系全文加以说明。(3分)
答案:21、(3分)文中将两人相比,就就是为了强调白居易和贾谊一样,虽然才能出众,却因遭人贬抑,未能充分施展其才能。
(06年)25、这就就是一篇讽喻文章,她在写作上得特点就就是□□□□。(2分)
答案:25、(2分)如:委婉含蓄、借题发挥等
第26题
(二)从文章得内容角度分析:从文章得内容方面看,侧重点主要有:
1、从立意得角度分析:立意,也叫中心思想,或称主旨、主题,她就就是统帅文章得“纲”。好得立意要求正确、深刻、新颖,这样才能唤起人们得共鸣,引起人们得思索。
(07年)26、作者写作《酌古论》得用意就就是什么?(3分)
答案:26、(3分)就就是为了探究、参酌历代治国用兵得成败得失(2分),为后人提供借鉴(1分)。
第16题
2、从选材和剪裁得角度分析
从选材得原则看,材料既要围绕中心,又要突出典型。从剪裁得原则看,主次得安排、详略得处置得当,有利于突出中心。(07年考题)7、第(1)段写电视台将“荷花初绽”作为头条新闻,显示了(2分)答案:7、(2分)杭州有着对美得希冀和体会
第3题
3、从取题得艺术角度分析:题目就就是文章得眼睛,“题好文一半”说得就就是取题对于文章成功得重要性。如《为了忘却得记念》所谓“忘却”其实就就是“摆脱”得同义词,即摆脱悲哀,化悲痛为力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