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第PAGE1页/共NUMPAGES1页
2025北京高一(上)期末历史汇编
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
一、单选题
1.(2025北京西城高一上期末)下侧是英国媒体描绘对清战争中即将获得胜利的一幅漫画。画面上有“1900年7月”“伦敦”“庆祝”等字样,图中鸡蛋代表清政府,后面有火焰,前面有刺刀。这一战争是(???)
第二次鸦片战争 B.中法战争
C.中日甲午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2.(2025北京石景山高一上期末)1897年,德国侵占胶州湾后,康有为上书光绪皇帝,指出变法的迫切性。1898年,梁启超呼吁民众“咸知吾国处必亡之势,而必欲厝之于不亡之域,各尽其聪明才力之所能及者,以行其分内所得行之事”。以上康、梁的行为(???)
A.冲击了旧式官僚体制
B.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发展
C.传播了变法图存思想
D.推动了民主革命运动兴起
3.(2025北京朝阳高一上期末)谭嗣同临刑前曾说:“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今中国未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此国之所以不昌也。有之,请自嗣同始!”然而,谭嗣同慷慨就义时,围观的民众对他的死并无同情,甚至在其受刑时也无动于衷。这说明(???)
A.谭嗣同的牺牲毫无意义 B.改革没有流血难以成功
C.普通民众痛恨朝廷反贼 D.戊戌变法缺乏群众基础
4.(2025北京昌平高一上期末)1900年,南方各省督抚与英、美等国洽商“东南互保”协议,表示“无论北方情形如何,请列国勿进兵长江流域与各省内地;各国人民生命财产,凡在辖区之内者,决依条约保护”。此举(???)
①体现了中央权威的下降??②促使列强掀起瓜分狂潮
③标志着社会性质的变化??④动摇了清政府统治根基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5.(2025北京昌平高一上期末)近代某不平等条约的内容涉及“将总理各国事务衙门,按照诸国酌定改为外务部,班列六部之前”。该条约是(???)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6.(2025北京海淀高一上期末)康有为在《孔子改制考》中将孔子尊奉为“改制教主”,提出“孔子道主进化,不主泥古,道主维新,不主守旧,时时进化,故时时维新”。康有为这样做的目的是(???)
A.提出学术研究新观点 B.号召中体西用
C.宣传维新变法合理性 D.实现扶清灭洋
7.(2025北京西城高一上期末)《新青年》的创办是新文化运动开始的标志,依据下表,可以得出的认识是(???)
时间
《新青年》重大事件
1915年
上海创刊,每期发行1000份;作者主要是陈独秀
1917年
编辑部迁往北京
1918年
使用白话文和新标点,每期发行量达到15000多份;《庶民的胜利》发表
1919年
开辟“马克思研究专号”
1923年
成为中共中央纯理论机关季刊
A.上海市是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 B.民主和科学始终是其宣传的主题
C.文学改革是新文化运动核心内容 D.推动了近代中国的思想文化革新
8.(2025北京密云高一上期末)光绪帝曾颁布一道上谕,曰:“本年夏间,拳匪构乱,开衅友邦。朕奉慈驾西巡,京少云扰。迭命庆亲王奕劻、大学士李鸿章作为全权大臣,便宜行事,与各国使臣止兵款。”与这一上谕相关的历史事件有(???)
A.太平天国运动、第二次鸦片战争
B.洋务运动、《马关条约》
C.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新文化运动
D.义和团运动、《辛丑条约》
参考答案
1.D
【详解】据本题提示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材料关键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00年(中国)。据材料“1900年7月”“英国媒体描绘对清战争中即将获得胜利”和所学知识可知,1900年英国参与的对清战争是八国联军侵华战争,D项正确;据所学知识可知,第二次鸦片战争的时间是1856-1860年,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A项;据所学知识可知,中法战争的时间是1883-1885年,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B项;据所学知识可知,中日甲午战争的时间是1894-1895年,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C项。故选D项。
2.C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897年(中国)。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康有为和梁启超属于资产阶级维新派的代表,康有为强调变法的迫切性和梁启超呼吁民众“行其分内所得行之事”,有利于变法图存思想的传播,C项正确;材料未涉及官僚体制等相关内容,不能得出“冲击了旧式官僚体制”的结论,排除A项;康、梁的行为传播了变法图存思想,并没有直接促进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排除B项;康、梁属于资产阶级维新派的代表,他们不主张革命活动,排除D项。故选C项。
3.D
【详解】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中国)。谭嗣同的话表明了他想以个人的牺牲来唤醒民众进行变法的决心,说明戊戌变法意在唤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25北京高一(上)期末历史汇编: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章节综合1.docx
- 2025北京高一(上)期末历史汇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辟与发展.docx
- 2025北京高一(上)期末历史汇编:中国共产党成立与新民主主义革命兴起章节综合.docx
- 2025北京高一(上)期末历史汇编: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章节综合.docx
- 2025北京高一(上)期末历史汇编:辛亥革命.docx
- 2025北京高一(上)期末历史汇编:西汉与东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docx
- 2025北京高一(上)期末历史汇编: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docx
- 2025北京高一(上)期末历史汇编:晚清时期的内忧外患与救亡图存章节综合2.docx
- 2025北京高一(上)期末历史汇编:晚清时期的内忧外患与救亡图存章节综合1.docx
- 2025北京高一(上)期末历史汇编: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docx
- 2025北京高一(上)期末历史汇编: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docx
- 2025北京高一(上)期末历史汇编:三国至隋唐的文化.docx
- 2025北京高一(上)期末历史汇编: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docx
- 2025北京高一(上)期末历史汇编: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章节综合2.docx
- 2025北京高一(上)期末历史汇编: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章节综合1.docx
- 2025北京高一(上)期末历史汇编:人民解放战争.docx
- 2025北京高一(上)期末历史汇编:全民浴血奋战与抗日战争的胜利.docx
- 2025北京高一(上)期末历史汇编:清朝前中期的鼎盛与危机.docx
最近下载
- 2025年高考历史试卷(山东卷)附答案解析.docx VIP
- 中国文化古城—西安.-PPT.pptx VIP
- 《西方社会学理论》全套教学课件.ppt
- 第7课 实践出真知 课件 中职高教版哲学与人生.pptx
- 一针疗法之肩周炎.ppt
- 2025中国银行中银国际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招聘8人笔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神经介入治疗概述及护理常规.ppt VIP
- 舒伯特第二即兴曲,降E大调 D.899之2 Impromptu No. 2 in E flat major, D. 899, No. 2 Op90 Schubert钢琴谱.pdf VIP
- 深潜器钛合金框架结构装配焊接工艺研究-中国造船工程学会.doc
- 村两委工作细则汇编.doc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