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
课时作业一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授课提示:对应课时作业1页
(分值:62分)
[基础达标练]
1.(3分)[2024·浙江诸暨高一测试]据研究,辽河流域距今8000年前的“华夏第一村”
兴隆洼原始村落遗址出土的原始龙纹中蕴含了冬至日北斗天象和赤道星宿,红山文化时代的
易学体系、数理逻辑也是基于辽河流域史前发达的赤道坐标天文观测体系。这说明()
A.天文学的进步使人类走向定居
B.聚居生活推动了文明的发展
C.中国原始村落孕育了国家雏形
D.辽河流域是中华文明发源地
解析:据材料信息可知,辽河流域的村落遗址中突出了蕴含冬至日北斗天象等天文观测
体系内容,并且由此形成了红山文化时代的易学体系和数理逻辑,说明聚居生活推动了文明
发展,故选B项;人类走向定居的原因是原始农耕畜牧的出现,天文学的进步是定居生活
的影响,排除A项;材料强调原始村落遗址孕育了天文观测体系,并不属于国家雏形,排
除C项;“发源地”一词有误,辽河流域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不能得出是“发
源地”的结论,排除D项。
答案:B
2.(3分)[2024·浙江杭州高一测试]如图是陕西西安临潼姜寨聚落遗址复原图,考古学家
发现该遗址有公共墓地,但各个墓葬的随葬品不多,差别也不大。该遗址属于()
A.旧石器时代B.母系氏族社会
C.早期国家D.阶级社会
解析:据题干“遗址有公共墓地,但各个墓葬的随葬品不多,差别也不大”及所学可知,
姜寨聚落遗址墓葬的随葬品不多,差别也不大,与尚未产生贫富分化的母系氏族公社状况相
合,故选B项;旧石器时代处于原始人群阶段,而姜寨聚落已进入到母系氏族社会,排除A
项;早期国家时期,阶级阶层分化比较明显,与题干“各个墓葬的随葬品不多,差别也不大”
相悖,排除C项;原始社会晚期才进入到阶级社会,排除D项。
答案:B
3.(3分)[2024·四川成都蓉城名校联盟高一联考]三星堆的青铜人像、神树、金杖等文物,
展现了三星堆文明独具特色的信仰和审美,但其中出土的尊、玉璋、青铜爬龙柱形器等文物,
则体现了三星堆与中原文明和长江中下游文明的密切联系。这说明中华文明的特点是
()
A.独树一帜B.多元一体
C.满天星斗D.源远流长
解析:根据材料“展现了三星堆文明独具特色的信仰和审美”“体现了三星堆与中原文
明和长江中下游文明的密切联系”可知,中华文明的特点是多元一体,B项正确。“独树一
帜”强调独特性,“满天星斗”指分布特别广,源远流长指历史久远,均与材料无关,排除
A、C、D项。
答案:B
4.(3分)[2024·河北承德高一检测]考古学者在吉林双塔遗址中发现了大量的蚌壳以及哺
乳动物、鸟类、鱼类骨骼;其中石器类型主要为刮削器、尖状器等,石铲、锄等工具尚未发
现;出土的骨器也多为骨锥、骨镞等。这些发现可说明,当地远古文明()
A.仍处于旧石器时代B.出现早期国家形态
C.畜牧养殖业较发达D.以渔猎采集为主业
解析:据材料“蚌壳”“哺乳动物、鸟类、鱼类骨骼”“刮削器”可知,石器主要切割
动物皮毛,未发现石铲等工具,说明没有农业种植,故当地远古文明以渔猎采集为主业,故
选D项;旧石器时代的石器是打制石器,材料中的石器并未说明是打制还是磨制,排除A
项;早期国家形态出现于新石器时代,排除B项;材料只能说明当地远古文明以渔猎采集
为主,并无畜牧养殖业的信息,排除C项。
答案:D
5.(3分)[2024·河南新乡高一检测]距今约7000年的河北磁山文化遗址中,出土了大量
动物骨骼、石器、骨器和陶器等,如图所示为其中部分陶器。该遗址还发现了两座均为半地
穴式房屋地基遗址以及灰坑468个,其中88个长方形的窖穴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25年高中中外历史纲要必修上册 阶段检测卷二.docx
- 2025年高中中外历史纲要必修上册 阶段检测卷二.pdf
- 2025年高中中外历史纲要必修上册 阶段检测卷三.docx
- 2025年高中中外历史纲要必修上册 阶段检测卷三.pdf
- 2025年高中中外历史纲要必修上册 阶段检测卷四 .docx
- 2025年高中中外历史纲要必修上册 阶段检测卷四 .pdf
- 2025年高中中外历史纲要必修上册 阶段检测卷一 .pdf
- 2025年高中中外历史纲要必修上册 课时作业(五) .pdf
- 2025年高中中外历史纲要必修上册 课时作业(四).pdf
- 2025年高中中外历史纲要必修上册 课时作业(十一) .pdf
- 2025年高中中外历史纲要必修上册 课时作业(十五) .pdf
- 2025年高中中外历史纲要必修上册 课时作业(十四).pdf
- 2025年高中中外历史纲要必修上册 课时作业(十三) .pdf
- 2025年高中中外历史纲要必修上册 课时作业(十七).pdf
- 2025年高中中外历史纲要必修上册 课时作业(十六).pdf
- 2025年高中中外历史纲要必修上册 课时作业(十九).pdf
- 2025年高中中外历史纲要必修上册 课时作业(十二).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