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FFK 2025A040绿色食品(甘薯)绿色防控技术指南.docxVIP

GFFK 2025A040绿色食品(甘薯)绿色防控技术指南.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4

绿色食品(甘薯)绿色防控技术指南

赵林萍1贾松涛1陶燕1李梦雨1孙炳剑2樊恒明3

(1.河南中标检测服务有限公司;2.河南农业大学;3.河南省农产品质量安全和绿色食品发展中心)

1生产概况

甘薯,学名:番薯,又名山芋、红芋、红薯、番芋、地瓜(北方)、红苕(多地方言)、线苕、白薯、金薯、甜薯、白芋等,甘薯属旋花科。甘薯除作为主粮外,也是食品加工、淀粉和酒精制造工业的重要原料,根、茎、叶又是优良的饲料,同时甘薯含有丰富的可溶性糖类、蛋白质、纤维素、果胶、维生素、铁、磷等营养物质。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甘薯生产国,2022年我国甘薯种植总面积为3235.5万公顷,占世界种植面积的29.8%,总产4919.6万吨,占世界55%。我国甘薯的栽培分布很广,遍布20多个省份。目前国内甘薯生产大省主要有河南、四川、山东、湖南、湖北、安徽等。不同甘薯生产区有多种重要病虫草害发生,其中主要包括11种病害,11种虫害,7种草害。近年来,随着甘薯产业的大力发展,甘薯病虫害南移和北传现象日趋严重,再加上一些不合理用药和耕作方式,导致甘薯病虫害种类日益增多,为害日趋严重,且过度使用农药给食品安全带来很大威胁,严重影响了甘薯种植效益,为了进一步保障甘薯绿色生产及产品质量,制定其病虫草害绿色防控技术指南,具体如下。

2常见病虫草害

2.1病害

甘薯茎线虫病,甘薯黑斑病,甘薯紫纹羽病,甘薯根腐病,甘薯蔓割病,甘薯瘟病,甘薯疮痂病,甘薯茎腐病,甘薯软腐病,甘薯黑痣病,甘薯病毒病等。

2.2虫害

甘薯天蛾,甘薯麦蛾,斜纹夜蛾,甜菜夜蛾,甘薯蚁象(又名甘薯象甲),蛴螬,金针虫,地老虎,烟粉虱,蚜虫,红蜘蛛等。

2.3草害

主要草害有一年生禾本科和阔叶杂草类等,包括牛筋草、狗尾草、稗草、苋菜、田旋花、马齿苋、茼麻等。

3防治原则

按照“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在做好种薯、种苗检疫和病虫草害田间监测的基础上,针对甘薯不同生育期主要病虫害发生特点,优先采用农业措施、物理防治、生物防治,辅之以科学合理的化学防治的绿色防控技术,实现甘薯病虫草害绿色防控和优质安全生产。

4农业措施

4.1加强检疫

控制疫区,禁止从病区调出薯种、薯苗,以防病虫害随病薯、病苗向无病区传播蔓延。

4.2选用抗性品种

根据甘薯用途、当地主要病虫害种类及发生特点,因地制宜,种植适合当地的高产、优质、抗病虫品种,如郑红22、徐薯18、广薯菜2号、郑薯20、广紫薯8号、冀薯8号、济薯21、济薯26等,这是一种最为经济有效的病虫害防控措施,可显著减轻病虫害如甘薯黑斑病、茎线虫病、茎腐病、根腐病等的发生。

4.3种薯贮藏

选取具有品种典型特征,无冷、冻、伤和病虫害的健康种薯,种薯入窖后,储藏窖先升温35~38℃维持72小时,促进伤口愈合,然后快速降温到10~14℃,或在窖内利用锯末掺硫磺点燃熏蒸,可以控制病害的发生和传播。

4.4培育适龄壮苗

建立无病留种田,无病苗床排种。种薯苗圃,可用60目纱网遮盖苗床,防止烟粉虱、蚜虫危害。苗床选择背风向阳、排灌方便、土层深厚、土质肥沃的地块。苗床增施充分腐熟的有机肥,加强水肥管理,及时通风炼苗,培育壮苗。

种薯上床前,温汤浸种,将种薯块于播前采用51~54℃温水浸种消毒10~20分钟,以防治黑斑病、茎线虫病等,并促进发芽。一般在北方薯区,种薯上床后l~2天,温度增高至30~32℃促成伤口组织愈合,3~5天,温度增至35~37℃,以产生甘薯丙酮,抑制黑斑病孢子萌发,并利于芽眼开张。

采用高剪苗技术进行采苗,即在离床土约5厘米高处剪苗,保留底部1~2节,注意剪苗更换品种前,用2%氯化钠浸泡消毒3~5分钟。剪苗时,剔除叶片显示花叶、皱缩、卷叶、叶斑、植株矮化等带病薯苗和畸形薯苗。坚决禁止拔苗栽插或拔苗后再剪根,以防薯苗带病毒。剪苗后不要马上浇水,有利于伤口愈合。

4.5田间管理

4.5.1合理轮作

合理轮作换茬,育苗时应选用4年以上未种甘薯的地块;大田期要与非寄主作物4年以上周期轮作,如小麦、大豆、玉米、花生、水稻等作物轮作,但不要和马铃薯、烟草、番茄等茄科作物轮作,不选4年内有线虫发生史的地块。提倡水旱轮作,南方可与水稻轮作,在水淹半年以上的土壤中可使病菌死亡。

4.5.2清洁田园

前茬作物收获后,及时灭茬,将遗留在地面上的病残体、杂草集中带到田外深埋或高温处理,以石灰、硫磺消毒附近土壤。以每亩施25~75千克石灰氮作基肥,调节土壤酸碱度,可增强防病作用,同时可以控制传病害虫小象甲、茎螟等。在育苗和大田期等环节中,发现病薯、病株残体等及时清除,进行集中烧毁,并将周围土壤用生石灰或福尔马林等消毒。甘薯收获之后,也要把田间的残枝枯叶、病根、甘薯块都清理干净,减少病原数量。

4.5.3冬前及栽插前整地

前茬作物进行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lcz009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建筑设计工程师、建筑工程师持证人

本人从事工程类行业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5年02月06日上传了建筑设计工程师、建筑工程师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