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医院感染监测项目及相关依据;
医院感染监测的重要性:
医院感染管理作为医院质量与安全不可分割的部分,直接关乎医患安全、
医疗质量。高质量的医院感染管理可以减少患者因感染造成的经济损失和躯体
痛苦,同时提高医疗资源利用度和服务质量。
医院感染监测是实施医院感染管理、开展医院感染预防控制的核心内容和
基本手段,是感染管理的眼睛、抓手,也是感染风险评估的过程。
医院感染监测从人、环境等多维度对诊疗服务系统监测,涉及预防、临床、
中医等环节,全方位监测医、患诊疗环境,保障医疗安全;
通过医院感染监测数据,及时发现风险及问题,反馈问题,分析、控制分
析风险和问题,是持续质量改进活动的基础。
通过监测改进就医环境,给患者良好的就医体验、增加满意度。;
监测的目的:
掌握医院感染发生的底数和基线数据;
及时发现医院感染聚集事件和感染暴发倾向;
评价感染预防控制措施落实效果;
为医院感染委员会制定工作、监测、培训等计划和医院感染管理制度、方案提供技术支持;
便于医疗机构内纵向、医疗机构间横向比较医院感染发生情况,了解院内感染预防控制效果,了解行业内所处管理水平;
用监测数据说话,是感控管理的标尺、抓手、指挥棒,持续改进医院感染管理质量,驱动感控高质量发展;;
Part1医院感染监测重要性和目的;
4监测的管理与要求
4.1医院应建立有效的医院感染监测与通报制度,及时诊断医院感染病例,分析发生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采取针对性的预防与控制措施。并应将医院感染监测控制质量纳入医疗质量管理考核体系。
4.2医院应培养医院感染控制专职人员和临床医务人员识别医院感染暴发的意识与能力。发生暴发时应分析感染源、感染途径,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
4.3医院应建立医院感染报告制度,发生下列情况的医院感染暴发,医疗机构应报告所在地的县(区)级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报告包括初次报告和订正报告,订正报告应在暴发终止后一周内完成。;
4监测的管理与要求
4.3.1医疗机???经调查证实发生以下情形时,应于12h内向所在地的县级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报告,并同时向所在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
a)5例以上的医院感染暴发。
b)由于医院感染暴发直接导致患者死亡。
c)由于医院感染暴发导致3人以上人身损害后果。
4.3.2医疗机构发生以下情形时,应按照《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管理工作规范(试行)》的要求在2h内进行报告:a)10例以上的医院感染暴发事件。
b)发生特殊病原体或者新发病原体的医院感染。
c)可能造成重大公共影响或者严重后果的医院感染。
4.3.3医疗机构发生的医院感染和医院感染暴发属于法定传染病的,还应当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和《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的规定进行报告。
4.4医院应制定切实可行的医院感染监测计划,如年计划、季度计划等。监测计划内容主要包括人员、方法、对象、时间等。;
4监测的管理与要求
4.5医院应按以下要求开展医院感染监测:
a)新建或未开展过医院感染监测的医院,应先开展全院综合性监测。监测时间应不少于2年。;
领导力和项目管理能力:需要不断获取感染防控相关的最新循证知识,还要具备良好的培训教育、协调、沟通能力
韧性、良好的执行力:有信心、做事情认真、细致和敏锐
风险评估、预警意识能力:学、懂风险评估知识和技能
核心能力:专职人员通过深入了解监测情况、运用推理、批判性思维、反思和分析、管理工具,为预防和控制医疗保健相关感染和抗菌药物耐药性的评估和决策提供信息知识、技能和积极做事态度
微生物思维及视野:具备微生物思维,查找感染来源、部位、病原体,针对病原体精准治疗
敏锐的观察力、逻辑性:学习能力和知识的积累,迅速判断事件发生的逻辑、发生方向
非权力影响力:具备丰富的感染管理知识、技能增加IPC人格魅力,增加亲和力,便于沟通协调工作;;
Part-3医院感染管理相关监测项目及依据;
科室;
科室;
监测项目;
监测方法:院感实时监控系统、微生物室培养及炎性指标检测、督导、查房、回顾调查、现患率调查等;
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关千印发血液净化标准操作规程(2021版)的通知国卫办医函
(2021]552号:第五章
透析用水质量控制;
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印发
《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试行)》的通知
卫办医政发〔2011〕5号;
抗菌药物治疗前送检率监测目的: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精准治疗、减少耐药,使抗微生物治疗达到始于经验终于目标的目的。
监测依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