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口腔癌患者营养干预及影响因素研究进展
[摘要]口腔癌患者接受的各种治疗措施可能导致其营养状态恶化,进而影响其生活质量和生存率。本文就口腔癌患者营养管理现状、营养干预措施、影响因素进展进行综述,旨在为规范临床及改善口腔癌患者营养状况及预后提供依据。
[关键词]口腔癌;营养状态;干预措施;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R739.8[文献标识码]A[DOI]10.3969/j.issn.1673-9701.2025.01.025
1不同治疗方式对口腔癌患者营养状况的影响
目前,手术、放疗及其他综合疗法均为治疗口腔癌的有效手段。然而,这些治疗方法对患者的营养状况可产生深远影响。手术通常是口腔癌患者的初步治疗方法,可能涉及切除舌部、颚骨或颈部组织,直接影响患者的咀嚼和吞咽功能[5]。因此,术后患者可能需要进行特殊的饮食调整,如采用流质或软食,以减轻吞咽困难并保证充足的营养摄入。放疗尤其是针对头颈部的治疗,常引起口腔内炎症、干燥、疼痛或味觉变化,导致食欲减退。严重时,患者需通过管饲或静脉注射方式补充营养[6]。化疗药物影响身体中快速分裂的细胞,不仅包括癌细胞,也包括消化道细胞,常引起恶心、呕吐、口腔溃疡和腹泻等不良反应,进一步影响患者的营养吸收和整体营养状态。相较于传统化疗,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等副作用较轻,但仍可能引起食欲下降和体质量减轻等问题,进而影响患者的营养状况。
2口腔癌患者营养状况筛查与评估
3口腔癌患者营养干预策略
3.1术前营养干预策略
对口腔癌患者而言,术前营养支持是极其重要的一环,良好的营养状态能显著提高手术成功率,并促进术后恢复。陈歆旖等[13]通过患者主观整体营养评估量表对口腔癌患者术前至术后3个月营养状况进行跟踪评估,发现口腔癌患者术前至术后3个月营养状况问题严重,应对其进行营养监测及干预治疗。术前积极营养支持干预可纠正营养缺乏,最大限度降低与营养不良相关的发病率和死亡率,缩短住院时间,降低住院费用。对体质量减轻10%或以上的营养不良患者,术前给予7~10d的营养支持可使术后并发症减少约10%。王延等[14]研究发现在常规饮食基础上术前连续口服营养制剂7d以上能显著提高口腔鳞癌患者术后血清白蛋白及体质量,并缩短住院时间,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
3.2术后营养干预策略
对口腔病变未严重影响到吞咽功能的患者,可通过调整食物形态和营养密度满足需求。口服营养补充剂(oralnutritionalsupplement,ONS)能有效增加营养摄入,改善营养不良或有营养风险的癌症患者的生活质量,但对患者死亡率无显著影响。另有研究发现,与不使用ONS的患者相比,接受咨询和ONS联合治疗的口腔癌患者可摄入更多的微量营养素并能更好地保持体质量[15]。
4影响口腔癌患者营养管理效果的因素
4.1患者依从性
4.2心理状态
患者的营养状况受心理和生理因素的影响,包括味觉异常、疼痛、恶心、抑郁、咀嚼和吞咽障碍等,进而限制患者的食欲和饮食摄入[23]。研究表明抑郁和焦虑等心理问题可导致患者食欲减退、进食困难和饮食摄入减少,最终引发营养不良。这与放疗、化疗和手术等治疗带来的口腔不适、味觉改变、吞咽困难等副作用有关[24]。心理干预(如动机访谈和认知行为疗法)与营养干预相结合,可帮助患者更好地应对疾病,改善患者心理健康和生活质量,提高营养摄入并降低死亡率。营养不良与心理健康之间存在双向关系。营养不良可导致患者虚弱和无力,进而加重抑郁和焦虑症状,而心理问题又进一步影响患者的营养状况,导致恶性循环。
5新兴治疗策略
5.1多学科联合干预
多学科合作模式是一种新型的护理模式,有助于解决口腔癌患者的复杂需求,改善他们的营养状况,促进更好地管理这种疾病。邱敏[25]发现多学科合作组患者的白蛋白、总蛋白、体质量指数和上臂肌围均高于常规护理组,出院时及出院1个月营养不良发生率也显著降低。刘霞等[26]也得出相同结论,多学科联合干预可改善口腔癌患者术后焦虑状态,对口腔癌患者术后皮下脂肪层有良好控制效果。研究还发现,接受多学科团队管理的口腔癌患者的生存率显著提高。
5.2个体化营养评估与干预
与常规营养评估相比,个体化营养评估在口腔癌中的突出作用主要体现在精准性和针对性、动态监测和调整、多学科协作及个性化干预方案等方面。个体化营养评估通过详细工具了解每位患者的具体状况,动态监测并及时调整方案,确保持续有效的营养支持。与常规肠内营养相比,个性化肠内营养可显著改善血清白蛋白水平和手部握力,降低胃肠道反应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减少出血和胃肠道并发症发生率[27-28]。
5.3免疫营养治疗
5.4渐进式营养干预
6总结与展望
利益冲突:所有作者均声明不存在利益冲突。
[参考文献]
[1]SARODEG,MANIYARN,SARODESC,etal.Epidemiologic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02S701 砖砌化粪池建筑工程图集 .docx VIP
- 旅游度假区目标客户群分析.docx VIP
- TCBDA 27-2019 建筑装饰装修机电末端综合布置技术规程.pdf VIP
- 《飞机构造基础》课件——第九章 飞机防火系统.pptx VIP
- 中信泰富:2008年年度报告.pdf
- 《飞机构造基础》课件——第二章 重量与平衡.pptx VIP
- 医院绩效考核分配方案及实施细则.pdf VIP
- 旅游市场的目标客户群分析与定位.docx VIP
- D-Z-T 0204-2022 矿产地质勘查规范 稀土(正式版).docx VIP
- 2025初中七年级数学下册《相交线与平行线》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