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植物病虫害基.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麦胚凝集素:是禾本科中典型的植物凝集素,有三种WGAI、WGAII和WGAIII,氨基酸组成相近。分子中甘氨酸和半胱氨酸含量很高,极性氨基酸的含量很低,不含糖。第62页,共113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雪花莲:一级结构、生物合成以及基因结构已经清楚,由105个氨基酸残基组成的成熟蛋白,包括3个重复性同源片段,每个约25个氨基酸残基。对于蚜虫、叶蝉、稻褐飞虱等同翅目吸食性害虫具有极强的毒性,也能控制蚜虫一类的吸汁性害虫。第63页,共113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豌豆外源凝集素:由275个氨基酸的组成的蛋白质。有活性的豌豆外源凝集素由以α和β两个亚基组成。能抑制豇豆象的生长。第64页,共113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3.抗虫原理当被昆虫取食后,外源凝集素在昆虫的消化道中与肠道围食膜上的糖蛋白专一性结合(即不同的外源凝集素与相应的糖类结合),从而影响营养的吸收。可能在昆虫的消化道内诱发病灶,促进消化道中细菌的繁殖。第65页,共113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4.植物凝集素基因的应用上述凝集素等的编码基因已经分离,并被成功地导入烟草和莴苣等植物中。用CaMV35S启动子或水稻蔗糖合成酶基因启动子调控,转基因烟草对蚜虫表现出明显抗性。第66页,共113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Bou1ter等(1991)豌豆凝集素基因的转基因烟草植株再与转CpTI基因植株杂交,获得了既能表达豌豆凝集素又能表达CpTI的双价转基因烟草,其抗虫能力显著提高。这也表明了基因间的协同作用有可大大提高作物的抗性。第67页,共113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Maddock等(1990)用基因枪转化玉米胚性悬浮系,获得的表达麦胚凝集素基因的转化植株对欧洲玉米螟具有良好的抗性。存在的问题:转基因植株是否对人、畜无害,还有待证实。第68页,共113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四、淀粉酶抑制剂基因及其应用1.基本特性2.抗虫原理3.应用第69页,共113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1.基本特性淀粉酶抑制剂(α-amylaseinhibitor,α-AI)是植物界普遍存在的一类蛋白质,它能抑制哺乳动物及昆虫体内的α-淀粉酶的活性,阻断对摄取食物中淀粉成分的消化。α-AI对植物本身和细菌的小α-淀粉酶不起作用。α-AI作用的最适pH值为5.6,因此对鞘翅目昆虫(消化道呈酸性的)有良好抗性。第70页,共113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α-AI的三种类型(小麦和大麦):单体,12kD。对黄粉虫、米象的抑制效果明显优于二聚体。二聚体,24kD。对马铃薯甲虫、锯谷盗的抑制效果优于单体。四聚体,60kD。第71页,共113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2.抗虫原理抑制昆虫消道内α-淀粉酶的活性。α-AI和淀粉酶结合成的EI复合物刺激昆虫过量分泌消化酶,通过神经系统反馈,产生厌食反应,最后导致非正常发育或死亡。第72页,共113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3.淀粉酶抑制剂基因的应用Altabella等(1990)把菜豆αAI基因导入烟草,并能准确、稳定地表达。分析表明:它对黄粉虫的肠道α-淀粉酶具有显著的抑制效果,同时也抑制猪胰α-淀粉酶的活性。对哺乳动物的淀粉酶抑制作用大大限制了其在生食作物基因工程中的应用。第73页,共113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第三节抗植物病毒基因及其应用第74页,共113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病毒病引起的作物病害是十分严重的,仅以马铃薯为例,Χ病毒(PVX)引起的产量损失可10%,Y病毒(PVY)引起的损失可达80%,然而迄今杂交常规育种对病毒病的防治尚无良策。基因工程技术为培育抗病毒病的新品种开辟了途径。植物抗病毒基因工程的技术路线已趋向成熟。第75页,共113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基因工程抗病毒的技术路线:(1)导入病毒外壳蛋白基因。(2)利用病毒的卫星RNA(satelliteRNA,Sat-RNA)。(3)利用病毒非结构蛋白基因(特别是复制酶-replicase基因)。(4)缺损干扰颗粒(人工构建)(defectiveinterferingparticle)(5)干扰素(interferon)基因(6)利用反义RNA技术(7)利用中和抗体法技术(8)设计核酶剪切病毒RNA第76页,共113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第三节抗植物病毒基因及其应用一、外源病毒外壳蛋白(coatprotein,C

文档评论(0)

lanlingling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