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花夕拾》测考试练习题及参考答案.docxVIP

《朝花夕拾》测考试练习题及参考答案.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朝花夕拾》测考试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选择题

1.《朝花夕拾》原名是什么?()

A.《旧事重提》

B.《往事回忆》

C.《回忆往事》

D.《记忆碎片》

答案:A。《朝花夕拾》原名《旧事重提》,是鲁迅唯一一部回忆性散文集,1928年结集出版时改名为《朝花夕拾》。

2.下列人物中,在《藤野先生》中出现的是()

A.寿镜吾

B.衍太太

C.藤野严九郎

D.阿长

答案:C。寿镜吾是《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的人物;衍太太在《琐记》《父亲的病》等文章中出现;阿长是《阿长与〈山海经〉》中的人物;藤野严九郎即藤野先生,是《藤野先生》中的主人公,他是鲁迅在日本仙台学医时的老师。

3.《五猖会》中,父亲让“我”背什么书后才允许“我”去看五猖会?()

A.《论语》

B.《孟子》

C.《鉴略》

D.《诗经》

答案:C。在《五猖会》里,“我”兴高采烈地准备去看五猖会时,父亲却要求“我”背完《鉴略》才能去,这让“我”的兴致大减。

填空题

1.《朝花夕拾》收录了鲁迅于1926年创作的__10__篇回忆性散文。

答案:10。《朝花夕拾》包含《狗·猫·鼠》《阿长与〈山海经〉》《二十四孝图》《五猖会》《无常》《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父亲的病》《琐记》《藤野先生》《范爱农》共10篇回忆性散文。

2.《阿长与〈山海经〉》中,阿长是“我”家的__保姆__。

答案:保姆。阿长是鲁迅家的保姆,她睡相不好、喜欢切切察察,而且还有许多繁琐的规矩,但她却为“我”买来《山海经》,让“我”对她产生了新的敬意。

3.《范爱农》中,范爱农是鲁迅在__日本__留学时的朋友。

答案:日本。范爱农和鲁迅一同在日本留学,回国后两人又有了更多交集,范爱农最后溺水身亡。

判断题

1.《朝花夕拾》主要记录了鲁迅从幼年到青年时期的生活经历和体验。(√)

答案:正确。《朝花夕拾》以回忆为线索,记录了鲁迅从幼年到青年时期的生活经历和体验,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风貌和作者的思想变化。

2.《二十四孝图》重点描写了“我”对“老莱娱亲”和“郭巨埋儿”的反感。(√)

答案:正确。在《二十四孝图》中,鲁迅重点描写了对“老莱娱亲”和“郭巨埋儿”等孝道故事的反感,揭示了封建孝道的虚伪和残酷。

3.《藤野先生》中,鲁迅因为不喜欢学医所以决定弃医从文。(×)

答案:错误。鲁迅弃医从文主要是因为在日本仙台学医时,看到了中国人的麻木和愚昧,意识到医学只能拯救人的身体,而文学可以改变人的精神,所以决定弃医从文。

解答题

1.请简要分析《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百草园”和“三味书屋”所代表的不同生活。

答案:“百草园”代表了鲁迅的童年乐园,是他自由快乐的天地。那里有丰富多彩的自然景物,如碧绿的菜畦、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椹等;有有趣的动物,像鸣蝉、黄蜂、油蛉、斑蝥等。孩子们可以在园子里捕鸟、听故事、找蜈蚣等,充满了生机和乐趣,体现了儿童热爱大自然、追求自由快乐的天性。

“三味书屋”则是鲁迅接受教育的地方,代表了相对严谨的学习生活。在那里,有严厉的先生寿镜吾,学生们要学习《论语》《孟子》等经典书籍。虽然学习生活相对枯燥,但也有一些有趣的事情,如学生们在课堂上偷偷画画、到后园折腊梅花等。“三味书屋”的生活既有对知识的追求,也有在规矩约束下孩子们的小乐趣。

2.《父亲的病》中作者对庸医的态度是怎样的?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

答案:作者对庸医持批判和痛恨的态度。从文中多处可以看出,首先,庸医们用药奇特,如陈莲河用“蟋蟀一对”,且要求“原配,即本在一窠中者”,这种用药方式毫无科学依据,作者对此进行了详细描述,充满了讽刺意味。其次,庸医们草菅人命,他们明明治不好病,却故弄玄虚,收取高额药费,延误了父亲的病情。像文中提到的几位医生,开了很多昂贵的药,却没有起到治疗作用,导致父亲最终去世,作者在回忆这些事情时,字里行间都透露出对庸医的不满和痛恨。最后,作者在文中通过直接的表述,如“我心里暗笑他的迂;但他是医生,对不对是医生的事”等,间接表达了对庸医的不信任和批判。

3.分析《琐记》中衍太太这一人物形象。

答案:衍太太是一个心术不正、自私自利、爱推卸责任的人。在《琐记》中,她表面上对孩子们很好,实际上却做了很多坏事。例如,她鼓励孩子们吃冰,自己却“和蔼地笑着”,这是一种不负责的行为。当孩子们顽皮闯祸时,她从不加以制止,反而怂恿他们,如让“我”偷母亲的首饰去变卖,还散布流言蜚语,导致“我”被误解。她的这些行为体现了她的虚伪和自私,反映了当时社会中一些不良人物的丑恶嘴脸,也让“我”对她感到厌恶和不满,促使“我”离开家乡去外地求学。

文档评论(0)

小小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小小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