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案例分析题1光明无线电厂的行为是否构成侵权?
某市前进无线电厂生产的“红星”牌收录机十分畅销。商标法公布后,无线
厂及时进行了注册,获得了该商标的专用权。但是好景不长,1996年8月,该
无线厂多次接到顾客投诉,称所购“红星”牌收录机质量低劣,用不了几天就
坏了。该厂立即对产品进行质量检验,并未发现质量问题。等对投诉顾客所购
的收录机检查之后,发现此种收录机根本不是该厂所生产,只是该收录机的外
形和商标相同,致使顾客误认为是该厂产品。经查,这种收音机是本市光明无
线电厂所生产的。又经过深入调查,发现光明无线电厂所用商标是一无业游民
李某勾结本市华远印刷厂印刷的,由华远印刷厂印好后交给李某,再由李某卖
给光明无线电厂,光明无线电厂装配后又委托市家电销售部代为销售。家电经
销部原先并不知道是假冒的收录机,后见质量低劣向光明无线电厂询问才知,
但见销量挺好,获利颇丰,也就不再追究下去。同时该经销部还勾结市邮局职
工周某为此种假冒收录机的邮购提供方便,以此使该伪劣收录机大量流向外地。
由于前进无线电厂的产品被假冒,使其蒙受巨大损失,该厂与光明无线电厂多
次进行交涉无果,遂向市人民法院以光明无线电厂侵权为由提起诉讼,要求光
明无线电厂停止侵权,赔偿因此所受的损失200万元。
现根据以上案情。回答下列问题:
(1)本案中,光明无线电厂的行为是否构成侵权?为什么?
(2)本案中,李某的行为是否合法?为什么?
(3)本案中,华远印刷厂的行为是否构成侵权?为什么?
(4)本案中,市家电经销部的行为是否合法?为什么?
(5)本案中,周某的行为是否合法?为什么?
(6)设市前进无线电厂未向人民法院起诉,而请求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处理,市
工商行政管理局可以采取哪些措施?
(7)设光明无线电厂生产的“红星”牌产品是收音机,虽然商标一样,但产品
不同,是否构成侵权?为什么?
(8)设法院判决各侵权人赔偿无线电厂的损失,该赔偿额应如何计算?
【参考答案】
(1)构成侵权。根据《商标法》有关规定,未经注册商标所有人的许可,在同
一种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商标的,是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的行为。本
案中,光明无线电厂未经前进无线电厂的许可,在同一种商品(收录机)上使用
与其注册商标相同的商标(红星牌),因此已构成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
(2)不合法。根据《商标法》有关规定,销售伪造、擅自制造的注册商标标识
的,属于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的行为,因而是违法的。
(3)构成侵权。根据《商标法》有关规定,伪造、擅自制造他人注册商标标识
的,属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的行为。
(4)不合法。根据《商标法》有关规定,销售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的商品的是
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的行为。本案中,市家电经销部在得知该收录机为假冒注
册商标的商品后,为了谋取非法利益,仍继续销售,侵犯了前进无线电厂的注
册商标专用权。
(5)不合法。根据《商标法实施细则》第41条第3项有关规定,故意为侵犯
他人注册商标专用权行为提供仓储、运输、邮寄、隐匿等便利条件的,是侵犯
注册商标专用权的行为。本案中,周某是已知道家电经销部侵犯他人注册商标
专用权,还为其邮售提供方便,侵犯了前进无线电厂的注册商标专用权。
(6)市工商局可采取下列措施:
①责令立即停止销售;
②收缴并销毁侵权商标标识;
③消除现存商品上的侵权商标;
④收缴直接专门用于商标侵权的模具、印版和其他作案工具;
⑤对人侵犯注册商标,尚未构成犯罪的,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可根据情节处以
非法经营额5%以下或者侵权所获利润五倍以下的罚款。
(7)构成侵权。根据《商标法》的有关规定。未经注册商标所有人许可,在类
似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的商标的行为构成侵权。收录机和收音机是类
似商品,同属于家电类商品,因而构成侵权。
(8)根据《商标法》有关规定,赔偿额为侵权人在侵权期间侵权所获得的利润
或被侵权人在被侵权期间因被侵权所受到的损失,包括被侵权为制止侵权行为
所支付的合理开支。当以上损失难以确定的,由人民法院根据侵权行为的情节
判决给予五十万元以下的赔偿。
案例分析题2该有限责任公司能否有效成立?
某高校A、国有企业B和集体企业C签订合同决定共同投资设立一家生产性
的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其中,A以高新技术成果出资,作价15万元;B以厂
房出资,作价20万元;C以现金17万元出资。后C因资金紧张实际出资14万
元。
请问:
(1)该有限责任公司能否有效成立?为什么?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