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古诗词阅读之“情感主旨题”.docxVIP

2025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古诗词阅读之“情感主旨题”.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题型突破

(一)原题重现

(2024新高考Ⅱ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雨后为山亭独卧

叶梦得①

过雨虚檐气稍清,卧闻刁斗起连营。

几看薄月当轩过,惊见阴虫绕砌鸣②。

汹汹南江浮静夜,寥寥北斗挂高城。

白头心事今如许,惭愧儿童话请缨。

【注】①叶梦得:南宋文学家,曾致力于抗金防备及军饷勤务。②阴虫:秋虫,如蟋蟀之类。

?如何理解诗人的“白头心事”?请结合诗歌内容简要分析。

【答案】①“白头心事”即诗人念念不忘、但多年来一直未能实现的抗击外敌、收复失地的志愿。②“卧闻刁斗起连营”,军事意象的出现表明诗人时时牵挂对敌战事。③“惭愧儿童话请缨”,写诗人感慨自己虽壮心不已,却已无法像年轻人一样请缨杀敌。

(二)题型特点

命题特点——简答题

设问方式——理解诗词内容或评价语

命题实质——考查学生鉴赏诗歌中语句或评价话语对主旨情感的体现

题型分类

类型一:描绘景象分析题

要求考生分析诗歌中描绘的自然景象或生活场景,理解其象征意义或情感寄托。

例1.(2025·广西·二模)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题。

金桥感事

吴融①

太行和雪叠晴空,二月郊原尚朔风。

饮马早闻临渭北,射雕今欲过山东。

百年徒有伊川叹②,五利宁无魏绛功③?

日暮长亭正愁绝,哀笳一曲戍烟中。

【注】①吴融,晚唐诗人。唐昭宗元年,用张浚、孙揆等人发兵讨伐李克用,三战皆败。孙揆在潞州被杀。吴融时在潞州金桥,有感而作。②《左传》载,周朝大夫辛有在伊水附近见一披发人(古代戎族)野外祭祀而预言“不及百年,此其戎乎!”辛有死后,不过百年,预言成真。③晋国所在地山西,汉、戎杂居,矛盾尖锐。晋大夫魏绛举出“五利”,主张“和戎”,被采纳。

本诗尾联“日暮长亭正愁绝,哀笳一曲戍烟中”与杜甫《登高》“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都用了情景交融的手法,但愁绪内涵不同。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答案】①吴融尾联的愁绪是忧国伤时之愁。诗中“日暮”“哀笳”“戍烟”描绘边塞战乱景象,暗含对晚唐战事失利、国势衰颓的悲慨;

②杜甫《登高》的愁绪是身世飘零之愁。“悲秋”“作客”“多病”直写自身漂泊孤苦、年老多病的凄凉境遇。

类型二:情感主旨理解题

要求考生理解诗歌所表达的情感主旨,包括诗人的情感倾向、人生态度、政治理想等。

例2.(2024·湖北武汉·三模)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赠毛仙翁

李?翱

紫霄仙客下三山,因救生灵到世间。

龟鹤计年承甲子,冰霜为质驻童颜。

韬藏休咎传真箓,变化荣枯试小还。

从此便教尘骨贵,九霄云路愿追攀。

请谈谈你对本诗主旨的理解。

【答案】①赞美了毛仙翁的超凡脱俗和神秘能力。②表达了诗人对毛仙翁的深深敬仰。③透露出诗人对仙家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的超越。④反映了诗人对生命真谛的追求和对精神自由的渴望。

类型三:艺术手法鉴赏题

要求考生分析诗歌中的艺术手法,如修辞手法、表现手法、抒情方式等,理解其在诗歌中的作用。

例3.(2024·四川资阳·一模)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小题。

送凌侍郎①还宣州

晏?殊

日南藩郡古宣城,碧落②神仙拥使旌。

津吏戒船东下稳,县僚负弩昼归荣。

江山谢守③高吟地,风月朱公故里④情。

曾预汉庭三独坐⑤,府中谁敢伴飞觥。

【注】①凌侍郎:凌策,北宋名臣;凌策从蜀地任职回来,皇上有意擢用,但因病调养不能就任;这首诗是晏殊送其归乡时所写。②碧落:这里泛指天上。③谢守:谢脁,曾任宣城太守。④朱公故里:朱公,即范蠡;故里:指宣城。⑤汉庭三独坐:汉武帝曾诏“御史中丞”“司隶校尉”“尚书令”专席而坐,以示尊宠监察官员之意。

清人陈廷焯说晏词“婉雅”。请从艺术手法角度赏析尾联如何做到“委婉”的。

【答案】尾联首句用典,借“三独坐”典故,委婉地表明凌侍郎深受帝王尊宠;第二句反问,借“传杯把盏,无人能敌凌郎”酌酒之雅事,含蓄表明对凌侍郎身份尊贵,功劳显赫的认可与称赞。

类型四:比较鉴赏题

要求考生比较两首或多首诗歌在内容、情感、艺术手法等方面的异同,理解其各自的特点。

例4.(2024·江苏南京·二模)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各题。

陪裴使君登岳阳楼

杜?甫

湖阔兼云涌,楼孤属晚晴。

礼加徐孺子,诗接谢宣城①。

雪岸丛梅发,春泥百草生。

敢违渔父问②,从此更南征③。

【注】①谢宣城:谢朓,南朝齐诗人,并善辞赋和散文。《谢朓传》中记载:除秘书丞,未拜,仍转中书郎,出为宣城太守。②引自《楚辞》:“屈原既放,游于江潭,渔父见而问之。”③引自《离骚》:“济沅湘兮南征。”

本诗的主要写作目的是什么?请结合诗歌简要分析。有人认为杜甫《登岳阳楼》的思想境界远远超越本诗,试结合诗句举一个例子,并作分析。

【答案】作者的主要写作目的:渴望得到裴使君赏识,能够被收留与重用。诗人将裴使君比作礼贤下士的陈蕃,自比徐孺子,运用渔父问屈原的典故,对自己能被收留和重用心存希望。

思想境界:本诗表达

文档评论(0)

专注中高考语文 + 关注
实名认证
服务提供商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15年深耕,专注中高考语文资料收集整理!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03月16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