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南通、徐州、扬州、淮安、泰州、宿迁、连云港七市2025届高三下学期3月二模试题 历史 含解析.docxVIP

江苏省南通、徐州、扬州、淮安、泰州、宿迁、连云港七市2025届高三下学期3月二模试题 历史 含解析.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南通市2025届高三第二次调研测试历史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题,每题3分,共计45分。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1.在陶寺墓葬中,大、中型墓往往和小型墓共在一个墓葬区。几座顶级大墓的随葬品比较丰富,以表现墓主人世俗性身份、地位的礼器为主。1300多座墓葬中,90%是平民墓葬,它们仅能够容身,随葬品极少甚至空无一物。这一考古发现可以用来说明()

A.奴隶制经济的繁荣 B.国家的初始形态出现

C.血缘纽带日趋瓦解 D.氏族成员的地位平等

【答案】B

【解析】

【详解】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时空是新石器时代(中国)。据材料“几座顶级大墓的随葬品比较表现墓主人世俗性身份、地位的礼器为主。1300多座墓葬中,90%是平民墓葬,它们仅能随葬品极少甚至空无一物”可知,陶寺墓葬中,大、中型墓往往和小型墓共在一个墓葬区,且随葬品有明显的等级差别,这说明当时已经出现了贫富分化,国家初始形态出现,B项正确;材料未体现奴隶制经济的繁荣,排除A项;材料未体现血缘纽带日趋瓦解,排除C项;材料体现的是氏族成员的地位不平等,排除D项。故选B项。

2.汉文帝把尊老养老作为施政方针,要求地方官实施“养老令”,通过慰问、赐物等方式教化其子孙孝养老人。汉武帝曾下诏:如有年满八十岁老人的家庭可免除家中两人的人头税,如有年满九十岁老人的家庭则可免除全家与兵役相关的义务。这些举措()

A.落实休养生息政策 B.鼓励社会力量救济

C.体现以孝治国理念 D.保障国家赋役征发

【答案】C

【解析】

【详解】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汉朝(中国)。根据材料“如有年满八十岁老人的家庭可免除家中两人的人头税,如有年满九十岁老人的家庭则可免除全家与兵役相关的义务。”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从汉文帝实施“养老令”到汉武帝对有高龄老人的家庭实行赋税和兵役方面的优待,这些举措都体现了政府对孝道的重视和推行,是以孝治国理念的具体体现,C项正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休养生息政策主要汉初实行的治理政策,但是汉武帝时期“休养生息”政策在实际上停止,这与材料信息不符,排除A项;根据材料可知,材料中主要是政府通过行政手段来推行尊老养老,并未体现鼓励社会力量救济,排除B项;根据材料可知,汉武帝的举措在一定程度上会减少国家的赋役征发,而不是保障,排除D项。故选C项。

3.高阳太守贾思勰在《齐民要术》一书中录入大量可备荒救急作物的种植与食用方法。他还援引古训强调:“田者不强”,就不会有充足的粮食;将相之“德”不彰,事业就不会有成,于己于国都是不利的。这表明()

A.德政惠民传统得到弘扬 B.地方官员重视粮食储备

C内迁民族学习农业技艺 D.北朝统治者推广农作物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中国)。根据材料“‘田者不强’,就不会有充足的粮食;将相之‘德’不彰,事业就不会有成,于己于国都是不利的”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贾思勰既强调农业生产需管理者尽责,保障粮食充足,又指出统治者需彰显德政,否则于国于己不利,由此可见他既强调农业技术(惠民),又援引德政传统(德政),符合儒家“德政养民”理念,北魏作为北方政权,通过农书弘扬这一传统,A项正确;虽提及粮食储备,但材料重点在德政与农业的结合,而非单纯强调储备,排除B项;材料未涉及民族迁徙或农业技艺传播,排除C项;推广农作物仅是书中部分内容,材料未体现统治者主动推广,且忽略“德政”核心,偏离主题,排除D项。故选A项。

4.如图为隋唐洛阳城的功能分区示意图。由此可知,洛阳城的城市布局()

A.表明坊市制度瓦解 B.呈现多元开放特点

C.偏重政治中心功能 D.适应社会经济发展

【答案】D

【解析】

【详解】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根据材料关键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隋唐时期的中国。根据材料及所学可知,隋唐时期社会经济发展,城市功能分区的布局是适应当时经济发展需求的体现,D项正确;坊市制度瓦解是在宋朝。隋唐时期,坊市界限依然严格存在,从图中也能看到坊和市有明确的分区,排除A项;虽然隋唐洛阳城有多种功能分区,但仅从图中信息看,坊市界限明确,城市布局主要还是以宫殿等政治功能区为核心,整体布局相对规整,没有明显体现出“多元开放”的特点,排除B项;洛阳城功能分区并非仅偏重政治中心功能,隋唐时期社会经济发展,城市功能分区的布局是适应当时经济发展需求的体现,排除C项。故选D项。

5.洪武朝除颁布条例规范文书行政之外,朱元璋还屡次下诏禁繁文、减案牍。然而文书繁琐之弊,屡禁屡起,至崇祯元年,皇帝命内阁制作贴黄式样,下令官员用百字左右将上呈的疏奏进行摘要,

文档评论(0)

175****921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