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 中华文化的世界意义 课件(共34张PPT) 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3.pptxVIP

第2课 中华文化的世界意义 课件(共34张PPT) 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3.pptx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这些‘混血文化产物中,

哪些元素属于中华文化基因?

哪些是外来文明的改造?

阿拉伯乌德琴

日本正仓院藏唐代琵琶;

第2课

中华文化的世界意义;

一、中华文化在交流中发展(吸收外来文化)

(一)吸收融合印度佛教文化;

一、中华文化在交流中发展(吸收外来文化)

(一)吸收融合印度佛教文化

1.过程

两汉之际:佛教传入中国。

魏晋南北朝:佛教渐同儒家、道家文化融合。

隋唐:佛教出现了不同宗派,禅宗成为主流,佛教完成本土化。

宋明:以儒家学说为核心兼容佛教、道教理论的理学形成,佛教融合为中华文化的一部分。;;

一、中华文化在交流中发展(吸收外来文化)

(一)吸收融合印度佛教文化

1.过程

2.影响

积极:影响了国人的宗教信仰、哲学观念、逻辑思维、语言词汇、文学艺术、礼仪习俗等。(请举例说明)

消极:宣扬的因果轮回、消极避世等产生了一定的消极

影响。;佛教传入以前,中国传统的思想中只有今生此世,既无前世也无来世,孔子说“未知生,焉知死?”庄子说“死生,命也;其有夜旦之常天也。”佛教带来了三世(前世、今世、来世)的观念,因果、轮回的观念……人活着不但要考虑今世,还要考虑前世,尤其是来世,今世的善恶是因,种下了来世的幸与不幸的果。

——袁行霈《中国文学史》(第二卷);

一、中华文化在交流中发展(吸收外来文化)

(一)吸收融合印度佛教文化

(二)学习吸收西方文化

1.明末清初的“西学(科技)东渐”

2.晚清和民国初期西学(科技、教育、政治理论等的进一步传入

3.十月革命后接受马克思主义;

一、中华文化在交流中发展(吸收外来文化)

(一)吸收融合印度佛教文化

(二)学习吸收西方文化

1.明末清初的“西学(科技)东渐”

明末:【意】利玛窦等带来天文、地理、数学等科技方面

的新知识。

徐光启等主张会通中西文化。《几何原本》《泰西水法》等西方科学著作被译介到中国。

清初:政府任命汤若望、南怀仁等参与天文工作,并招揽数学、医学、天文等方面的人才来到中国。;

一、中华文化在交流中发展(吸收外来文化)

(二)学习吸收西方文化

2.晚清和民国初期西学(科技、教育、政???理论等)的进一步传入

(1)背景:国门被迫打开,民族危机加剧。

(2)影响:冲击了中华传统文化;推动了中国逐步近代化。

(3)过程

鸦片战争后:林则徐、魏源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创办新式学堂如京师同文馆,培养外交和翻译人才。开设英文、法文、俄文等馆,设天文算学馆。派遣留学生如严复、詹天佑等赴欧美学习。创办江南制造总局翻译馆。

民国初年:1915年,新文化运动开始。陈独秀、李大钊、鲁迅、胡适、蔡元培等是倡导者,主张民主与科学的思想。;

一、中华文化在交流中发展(吸收外来文化)

(一)吸收融合印度佛教文化

(二)学习吸收西方文化

1.明末清初的“西学(科技)东渐”

2.晚清和民国初期西学(科技、教育、政治理论等)的进一步传入

3.十月革命后接受马克思主义

十月革命后,陈独秀、李大钊等民主主义者接受马克思主义,重新探寻解决中国问题之路。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陈望道翻译的中国第一部共产主义宣言;

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的渐进过程;

项目;

项目;

上国羁栖久,多惭万里人。那堪颜氏巷,得接孟家邻。守道惟稽古,交情岂惮贫。他乡少知己,莫厌访君频。

——9世纪【朝】崔致远《长安旅舍与于慎微长官接邻》

汉业乃公三尺剑,昭陵无骨一杯羹。元勋尽供范醯

(zuhai)肉,史册虚传带砺盟。久见中原争逐鹿,谁教四海始休兵。腐儒未解英雄志,却恨鸿沟不用诚。

——17世纪【日】那波守之《读汉高帝纪》;

日本中古之制度人皆以

为多系日本自创然一检唐史;

唐长安城平面图

大明富;

如果说有些历史具有确实可靠性,那就是中国人

的历史。……中国人把天上的历史同地上的历史结合起来了。在所有民族中,只有他们始终以日蚀月蚀、行星会合来标志年代;……其他民族虚构寓意神话,而中国人则手中拿着毛笔和测天仪撰写他们的历史,其朴实无华,在亚洲其他地方尚无先例。

我读孔子的许多书籍,并作笔记,我觉着他所说

的是极纯粹的道德,既不谈奇迹,也不涉及玄虚。……他们的孔子不创新说,不立新礼;他不做受神启者,也不做先知。他是传授古代法律的贤明官吏。

——【法】伏尔泰;

火药、指南针、印刷术——这是预告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

发明。火药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指南针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而印刷术则变成新教的工具,总的来说变成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对精神发展创造必要前提的最强大的杠杆。

——马克思

【思维拓展】这三大发明为什么在当时的中国却没有发挥如此大的

威力呢?;

[解析]根据材料“明

文档评论(0)

向阳暖树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