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事业单位考试公共基础知识练习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60分)
1.哲学的基本问题是()
A.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问题
B.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关系问题
C.理论与实践的关系问题
D.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答案:D
2.下列选项中,属于唯物主义观点的是()
A.存在就是被感知
B.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
C.气者,理之依也
D.理生万物,理主动静
答案:C
3.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直接理论来源是()
A.古希腊罗马哲学
B.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
C.法国空想社会主义
D.德国古典哲学
答案:D
4.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是()
A.联系和发展的观点
B.对立统一的观点
C.物质决定意识的观点
D.实践第一的观点
答案:A
5.下列选项中,体现量变引起质变哲学道理的是()
A.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B.月晕而风,础润而雨
C.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D.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答案:A
6.矛盾的基本属性是()
A.普遍性和特殊性
B.斗争性和同一性
C.绝对性和相对性
D.变动性和稳定性
答案:B
7.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对认识具有决定作用。下列选项中,体现这一原理的有()
①近水知鱼性,近山识鸟音
②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③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④百闻不如一见,百见不如一干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C
8.社会存在是指社会的物质生活条件,它有多方面的内容,其中最能集中体现人类社会物质性的是()
A.社会形态
B.地理环境
C.人口因素
D.生产方式
答案:D
9.生产力范畴反映的是()
A.人与人之间的经济关系
B.人与人之间的政治关系
C.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D.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
答案:C
10.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是()
A.阶级斗争
B.社会基本矛盾
C.科学技术革命
D.改革开放
答案:B
11.商品的二因素是()
A.使用价值和价值
B.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
C.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
D.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
答案:A
12.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是指()
A.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
B.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
C.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
D.必要劳动和剩余劳动
答案:B
13.货币的本质是()
A.商品交换的媒介物
B.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C.流通手段
D.价值的表现形式
答案:B
14.价值规律作用的表现形式是()
A.商品价格围绕价值波动
B.商品价格经常低于价值
C.商品价格总是高于价值
D.商品价格往往高于价值
答案:A
15.剩余价值率是()
A.剩余价值与可变资本的比率
B.剩余价值与不变资本的比率
C.剩余价值与预付总资本的比率
D.剩余价值与所费资本的比率
答案:A
16.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是()
A.生产过剩的危机
B.生产不足的危机
C.需求不足的危机
D.买卖脱节的危机
答案:A
17.金融寡头在经济上的统治主要是通过()实现的。
A.参与制
B.个人联合
C.建立政策研究咨询机构对政府施加影响
D.掌握舆论工具控制新闻媒介
答案:A
18.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
A.实现共同富裕
B.消灭剥削
C.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D.消灭两极分化
答案:C
19.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开篇之作是()
A.毛泽东思想
B.邓小平理论
C.“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D.科学发展观
答案:B
20.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
A.发展
B.以人为本
C.全面协调可持续
D.统筹兼顾
答案:B
21.中国共产党的最大政治优势是()
A.一切从实际出发
B.理论联系实际
C.密切联系群众
D.批评与自我批评
答案:C
22.新时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是()
A.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B.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C.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
D.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
答案:B
2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是()
A.“四位一体”
B.“五位一体”
C.“四个全面”
D.“五个全面”
答案:B
24.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
A.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B.积极创造社会财富,提高人民物质生活水平
C.提高综合国力,增强国际竞争力
D.加大改革开放的深度和广度,推进社会全面进步
答案:A
25.全面依法治国的总目标是()
A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