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管理风险探讨及能力提升建议.pptx

实验室管理风险探讨及能力提升建议.ppt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实验室管理风险探讨及能力提升建议

实验室资质认定技术评审主要依据

《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评审准则》

《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能力评价检验检测机构通用要求》(RB/T214-2017)

《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生态环境监测机构评审补充要求》(国市监检测〔2018〕245号)

仪器设备

实验室环境

标准和标准物质

化学药品及耗材

样品管理

主要内容

法律意识

诚信服务监督

报告记录

内审

监督

一、实验室常见问题及潜在风险

二、实验室管理能力提升建议

(一)实验室仪器设备的问题和风险

1、相互有影响的仪器设备放置在一起,相互干扰,数据不准。

2、仪器设备长期不校准/检定,准确性无保障。

3、仪器设备不做期间核査,性能不撑控。

4、仪器设备无状态标识或标识混乱,容易错用。

5、仪器设备无安全保护装备,对操作员有安全风险。

6、气瓶没有分类贮存,无固定和防漏设施,有爆燃隐患。

7、仪器设备气路交叉杂乱,有火灾安全隐患。

8、仪器设备使用无记录,出現异常无法追溯。

9、仪器设备档案信息不全,对维护造成困扰。

10、仪器设备无强排风装置,对操作人员有伤害。

(二)实验室环境控制的问题与风险

3-4

1、操作间与仪器间无温湿度仪,实验环境条件不清楚。

2、无"三废"收集处理装置,对环境造成威胁。

1-2

3、房间墙壁脱落,地面粗糙,杂物乱放,台面凌乱,粉尘污染。

4、实验室无强制通风设备,无防火、防水、防腐和急救设施。

5、废旧和长期停用设备未清出检测现场,有误用风险。

6、检测工作时无环境条件记录,检测结果无法复现。

7、微生物学实验室物流与人流未分开,一更、二更和三更不规范,

有交叉污染风险。

8、致病性微生物实验室无生物安全装置,对操作人员有病菌感染风险

9、相互有影的工作空间没有有效隔离,影响检测结果准确性。

10、办公室、检测室、仪器室混用,相互交叉污染,存在安全隐患和结果准确性风险。

5-6

7-8

9-10

(三)标准和标准物质的问题与风险

标准

1、标准无受控编号,标准变更后无法全部追溯变更,有错用废旧标准的风险。

2、标准长时间无查新,标准废替新发不掌握,有错用废旧标准的风险。

3、废旧标准无收回或无加盖"作费"章,有误用可能。

4、现行有效标准没有购买正式板本,有文本错误的可能。

5、新标准无宣贯记录,无法保证所有相关人员准确掌握。

6、新标准启用无审批程序和记录,技术负责人责任不到位。

标准物质

7、标准物质与其它试剂混存,有交叉污染的风险。

8、标准物质无期间核查记录,标准质量不掌控,对检测结果有影响。

9、标准物质无法定证书,标准质量不保证,有结果失真风险。

10、用容量瓶贮存标准物质,有测量准确性下降的风险。

(四)化学药品及耗材的问题与风险

1、没有合格供应商名录,耗品质量无保障。

2、剧毒药品未实现双人双锁和使用跟踪监督制度,有剧毒药品外泄风险。

3、易制毒药品未实现双人双锁,有易制毒药品外泄风险。

4、试剂药品无领用登陆记录,试剂药品管理不到位。

5、试剂贮存与操作间同室,对检验员健康有害。

6、试剂瓶标识信息不足,试剂过期失效不掌控。

7、标准试剂配制时未在恒温恒湿条件下进行,量具热涨冷缩,标准溶液无法配准。

8、批量采购或用量大试剂未再检验验证,试剂不合格会造成巨大损失。

9、耗材质量无风险分析评估,耗材质量不合格会造成巨大损失。

10、试剂没分类贮存,有交叉污染风险;试剂室或试剂柜无强排设施,对操作员健康有害。

(五)样品管理的问题与风险

1、样品编号混乱,无统一唯一性编号,易混淆。

2、收样时无进样品状态描述和风险评价,出现结果异常无法追溯。

3、样品没有流转卡,样品责任不明确。

4、样品无待检、在检、己检和留样状态标识,有漏检和重检的可能。

5、样品和留样无分类贮存和监控,存在交叉污染和霉变风险。

6、检毕样品回收和处置不规范,技术负责人责任不到位。

7、样品室与办公室混用,有安全风险。

8、样品处理室与检测室混用,有交叉污染风险。

9、样品贮存无环境监控记录,有样品损毁风险。

10、样品采集过程中代表性不强,抽样记录不祥,影响检测结果。

(六)法律意识的问题与风险

个别实验室名称地址、最高管理者、技术负责人变更未报发证机关办理变更手续,非独立法人试验室的法人授权书中缺少法人承担法律责任的内容。

未提供实验室的法律地位证明文件;实验室的检验报告专用章和仪器设备使用缺少授权文件。

抽查到部分检测报告在资质认定证书衔接空档期间出具。

部分报告不在资质认定证书核准的项目、限制范围之内。

缺少检验场地使用权的证明文件。

质量负责人、检验员等人员同时在其他单位工作。

实验室已发生分包,有分包协议,但在体系文件中规定不明确。

(七)

文档评论(0)

专注于各类教育类资料、资格考试类资料、实用模板类资料、行业资料等十余年。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