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青春的价值——〈百合花〉〈哦,香雪〉》教学设计
【课题名称】《青春的价值——〈百合花〉〈哦,香雪〉》专题研读课
一、教材分析
《百合花》与《哦,香雪》作为统编高中语文必修上册青春主题单元的双文本,它们分别描绘了在不同历史时期背景下,青年人所展现出的精神风貌和价值追求。茹志鹃的《百合花》以解放战争为背景,通过小通讯员与新媳妇之间深厚的军民关系,生动地展现了在战火纷飞的年代中人性的光辉与温暖;而铁凝的《哦,香雪》则将故事背景设定在改革开放初期的山村,通过主人公香雪对现代文明的向往和追求,反映了那个时代青年人对未来的憧憬和探索。这两篇小说在叙事视角、意象的运用以及人物形象的塑造上,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它们共同构建了一个理解青春价值的文学坐标系。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把握战争与和平的时空跨越性,深入挖掘两代人青春追求的精神共性,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青春的价值和意义。
二、学情分析
高一学生正处在青春期,这是一个自我意识逐渐觉醒、对世界充满好奇和探索欲望的阶段。他们对于“青春价值”的探讨有着天然的亲近感,但同时在文本的深入阅读和主题的升华方面,他们往往存在一定的认知局限。具体来说,学生们能够捕捉到人物的表层特征,但在理解象征意象的深层含义方面却显得力不从心;对于革命年代的精神风貌,他们缺乏足够的共情基础;在面对多元价值观念的冲击时,他们对于青春的选择和价值判断常常感到困惑。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当努力搭建历史与现实之间的对话桥梁,通过代入式阅读的方式唤醒学生的情感共鸣,并在比较阅读的过程中培养他们的思辨能力。
三、教学目标
(一)语言建构与思维发展
1.破解诗意语言的象征密码
学生需要掌握“百合花”、“铅笔盒”等核心意象的多重意蕴,理解它们在文本中的象征意义和深层内涵。
2.构建双文本的对话关系
教学中应引导学生运用对比阅读法,分析两篇小说在叙事策略上的异同,从而构建起双文本之间的对话关系。
(二)审美鉴赏与文化理解
1.触摸青春生命的温度
通过细致入微的细节描写,学生能够还原人物的精神肖像,触摸到青春生命的温度和情感深度。
2.探寻价值追求的变奏
学生应理解不同时代背景下,青年人对青春选择的历史必然性,从而探寻价值追求的变奏和时代特征。
(三)价值体认与迁移创新
1.重构当代青春坐标系
结合新时代的案例,学生应思考责任与梦想之间的辩证关系,重构当代青春的坐标系。
2.锻造价值判断的思辨力
在多元语境中,学生应确立积极向上的生命态度,锻炼出独立的价值判断和思辨力。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在本课程中,我们将深入解析意象群落的象征系统,这包括理解各种象征元素如何相互作用,以及它们在文本中所承载的深层含义。此外,我们还将探讨细节描写在人物塑造中的关键作用,分析作者是如何通过具体的细节来丰富人物形象,使读者能够更加生动地感受到人物的性格特点和情感变化。
难点:理解跨越时代鸿沟的青春选择是一个挑战,这要求我们不仅要深入文本,还要结合历史和社会背景,去感受和理解那个时代年轻人的思考方式和生活状态。同时,我们还需要建立个人价值与社会发展的深层联结,思考如何在个人追求与社会责任之间找到平衡点,以及这种平衡对于个人成长和社会进步的意义。
五、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时空对话厅(20分钟)
1.沉浸式场景创设
播放混剪短视频:通过精心剪辑的短片,展示戍边战士陈祥榕的日记特写,山村女孩凌晨跋涉上学的实录,以及航天青年科研团队在工作中的场景,为学生带来视觉和情感上的冲击。
设问启思:引导学生思考这些不同背景下的身影如何诠释青春的意义?如果能够穿越时空与他们对话,他们会怎样理解彼此的选择和生活态度?
2.热点话题牵引
展示网络热议话题:通过展示当前热门的社交媒体话题标签,如#00后整顿职场#与#前辈说我们吃不了苦#,引发学生对时代变迁中青年角色和价值观的讨论。
分组辩论:组织学生进行分组辩论,正方观点是追求个性是青春的本色,而反方则认为担当奉献才是青春的底色,鼓励学生在辩论中表达自己的观点。
教师引导:教师在辩论中扮演引导者的角色,悬挂观点,不做评判,而是提示学生在文学世界中寻找智慧,以文学作品中的青春形象为参照,深化对青春价值的理解。
(二)文本探秘——青春解码站(60分钟)
任务一:叙事迷宫探幽
1.视角转换实验
改写《百合花》片段为第三人称,通过这一练习,让学生比较第一人称和第三人称叙述视角下情感浓度的变化。
示例:将原句“这原来是个极标致的新媳妇”改为“这位面容姣好的年轻妇人”,让学生体味视角转换带来的感受差异。
2.时空折叠对比
绘制双文本时间轴:将淮海战役总攻时刻与火车停留的一分钟这两个看似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4《喜看稻菽千重浪》《心有一团火,温暖众人心》《探界者钟扬》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docx
- 6《芣苢》《插秧歌》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一语文必修上册.docx
- 2025届高考写作指导:“底线思维”导写+.docx
- 2025届高考语文复习:古诗词对比阅读(和课内诗词联系)含答案.docx
- 2025届高考语文复习:阅读中修辞效果解读与对应训练 含答案.docx
- 2025届高考语文高分作文素材积累系列:《哪吒2》素材相关及运用.docx
- 2025届高考语文热点专练---电影《哪吒2》 含答案.docx
- 2025届高考语文时事热点---贸易战专练 含答案.docx
- 2025届高考语文题型专练:人称特点及称谓变化效果(适用小说、散文、语言文字运用) 含答案.docx
- 2025届高考语文专题复习:理解并翻译句子.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