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高考必考文化常识练习题(附参考答案和解析).docxVIP

高中语文高考必考文化常识练习题(附参考答案和解析).docx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中语文高考必考文化常识练习题(附参考答案和解析)

一、选择题

1.下列有关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庠序”指古代的地方学校,后也泛称学校或教育事业。《孟子·寡人之于国也》:“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

B.“太学”是中国古代的国立大学,太学之名始于西周。汉武帝时,采纳董仲舒的建议,于京师长安设立太学。

C.“六艺经传”中的“六艺”指《诗》《书》《礼》《乐》《易》《春秋》六种经书,“传”指古代解释经书的著作。

D.“进士”是科举考试的最高功名。殿试录取分为三甲:一甲三名,赐“进士出身”的称号;二甲若干名,赐“进士及第”的称号;三甲若干名,赐“同进士出身”的称号。

答案:D

解析:殿试录取分为三甲: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的称号;二甲若干名,赐“进士出身”的称号;三甲若干名,赐“同进士出身”的称号。所以D选项表述错误。

2.下列对古代文化常识的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A.古代兄弟之间的排行有伯、仲、叔、季,“伯”是老大,“仲”是老二,“叔”是老三,“季”是老四。如“伯夷”“仲尼”。

B.“河”一般专指黄河,“关”一般专指函谷关,“江”一般专指长江,如“河内”“关右”“江南”。

C.“迁”在古代指调动官职,一般指升职,如“左迁”;也可指贬谪,放逐,如“迁客骚人”。

D.“三省六部”制出现以后,官员的升迁任免由吏部掌管。“授”“拜”是授予官职;“擢”“迁”“陟”是提升官职;“罢”“免”“除”是免除官职。

答案:A

解析:B选项表述正确;C项,“左迁”指贬官;D项,“除”是授予官职,不是免除官职。所以正确答案是A。

二、填空题

1.古代兄弟之间的排行有伯、仲、叔、季,“孔仲尼”中的“仲”表示他是兄弟中的第_____。

答案:二

解析:根据古代兄弟排行“伯、仲、叔、季”的顺序,“伯”是老大,“仲”是老二,所以“孔仲尼”中的“仲”表示他是兄弟中的老二。

2.古代常用阴阳表示地理方位,山_____水_____称为阳,山_____水_____称为阴。

答案:南水北;北水南

解析:在古代地理方位的表示中,山的南面和水的北面能被太阳照射到,所以山南水北称为阳;山的北面和水的南面阳光照射较少,所以山北水南称为阴。

三、判断题

1.“总角”指的是古代少年男女把头发扎成丫髻,后用以指代少年时代。()

答案:正确

解析:“总角”是古时少儿男未冠,女未笄时的发型,头发梳成两个发髻,如头顶两角,所以常用来指代少年时代,该表述正确。

2.“望”是指农历每月十五,“既望”是指农历每月十六,“朔”是指农历每月初一,“晦”是指农历每月三十。()

答案:错误

解析:“晦”是指农历每月的最后一天,大月是三十,小月是二十九,并非一定是三十,所以该表述错误。

四、解答题

1.请简述“谥号”的含义,并举例说明不同类型的谥号。

答案:谥号是古代帝王、诸侯、卿大夫、高官大臣等死后,朝廷根据他们的生平行为给予一种称号以褒贬善恶。谥号大致可分为三类:

表扬类:如“文”,表示具有经纬天地、道德博闻等品德,像汉文帝刘恒;“武”,表示威强睿德、克定祸乱等,如汉武帝刘彻。

批评类:如“炀”,表示好内远礼、去礼远众等,如隋炀帝杨广。

同情类:如“怀”,表示慈仁短折等,如楚怀王熊槐。

2.解释“天干地支”,并说明如何用天干地支纪年。

答案:天干地支,简称为干支,源自中国远古时代对天象的观测。“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称为十天干,“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称为十二地支。

天干地支纪年法,是把天干和地支按照一定的顺序而不重复地搭配起来,用来作为纪年的代号。把天干中的一个字摆在前面,后面配上地支中的一个字,这样就构成一对干支。如果天干以甲字开始,地支以子字开始顺序组合,就可以得到六十对干支,称为“六十甲子”,周而复始,循环记录。例如,2024年是甲辰年。

文档评论(0)

梦梦文档专家 + 关注
实名认证
服务提供商

专注于文案的个性定制,修改,润色等,本人已有15年相关工作经验,具有扎实的文案功底,可承接演讲稿、读后感、任务计划书、营销方案等多方面的 工作。欢迎大家咨询~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