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题目解读
“六国”:明确指出了论述的对象,即战国时期除秦以外的齐、楚、燕、赵、韩、魏六个诸侯国。这六个国家在当时的政治格局中具有重要地位,它们与秦国之间的关系错综复杂,相互之间也有着各种利益纷争和政治博弈。
“论”:表明了文章的体裁是议论文。“论”这种体裁通常要求作者针对特定的问题或对象进行分析、论证,提出自己的观点和见解,并通过逻辑推理、举例论证等方法来证明其正确性。
《六国论》表明文章是一篇关于战国时期六国相关问题的议论文。作者苏洵旨在通过探讨六国灭亡的原因,总结历史教训,借古讽今,为当时的北宋王朝提供借鉴和警示。
作者简介
苏洵(1009—1066),字明允,号老泉,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北宋散文家。据说他27岁才发愤读书,经过十多年的闭门苦读,学业大进。宋仁宗嘉祐元年(1056),苏洵带领儿子苏轼、苏辙到京城,以所著文章22篇——《几策》2篇、《权书》10篇、《衡论》10篇,谒见翰林学士欧阳修。欧阳修很赏识这些文章,认为他可以与贾谊、刘向相媲美,于是向朝廷推荐。一时公卿士大夫争相传诵,苏洵文名因而大振。
苏洵精于古文写作,尤长于策论,主张“言必中当世之过”。为文见解精辟,论点鲜明,论据有力,语言锋利,明快酣畅,雄奇道劲,很有战国纵横家的风度。苏洵的散文在当时颇具影响,对改变不良文风起了巨大的促进作用。后人因其子苏轼、苏辙都以文学闻名,故称他为“老苏”,将他们父子三人合称“三苏”,均列入“唐宋八大家”。苏洵著有《嘉祐集》,本文选自《嘉祐集·权书》。《权书》都是评论政治和历史的,本文是其中的第8篇。
背景简介
北宋建国以后,鉴于唐末藩镇割据,五代军人乱政,因而实行中央集权制度,解除节度使的权力,派遣文臣做地方官,派官员到地方管理财政,由皇帝直接控制禁军,将地方的政权、财权、军权都收归中央。为了防范武将军权过重,严令将帅不得专兵,甚至外出作战,也必须按皇帝颁发的阵图行事。将官经常轮换,兵不识将,将不识兵,致使军队没有战斗力。这样的措施虽然杜绝了军阀拥兵作乱,但是也造成军事上的衰颓。
北宋建国后一百年间,北宋军队与辽、西夏军队大小六十余战,败多胜少。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导致官僚机构膨胀和军队不断扩充。到北宋中期,官俸和军费开支浩大,政府财政入不敷出。北宋政府不限制兼并的政策,土地集中现象严重,贵族占有大量土地,社会矛盾尖锐。政治上的专制腐败,军事上的骄惰无能,带来外交上的极端软弱。到苏洵生活的年代,北宋每年要向辽和西夏上贡大量银两以及商品。这样贿赂的结果,助长了辽、西夏的气焰,加重了人民的负担,极大地损伤了国力,带来了无穷的祸患。也就是说当时的北宋四周环伺,政策上求和,积贫积弱,而苏洵正是针对这样的现实撰写了《六国论》。
知识链接
论:论,古代常用的一种文体,分为两种:一种是政论,主要用于发表作者对于时政的见解和主张;一种是史论,通过评论历史,总结历史教训,为当时统治者提供治国借鉴。本文属于史论文。
导图梳理
整体感知
《六国论》开篇即亮明“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这一中心论点,接着从“赂秦而力亏”与“不赂者以赂者丧”两个层面展开论证。文中列举韩、魏、楚割地赂秦致使实力削弱终至灭亡的实例,论证“赂秦而力亏”;以齐、燕、赵因失强援而相继败亡,阐明“不赂者以赂者丧”。苏洵借剖析六国灭亡缘由,实则是借古讽今,针砭北宋对辽、西夏的屈辱求和政策,劝诫统治者汲取教训,莫重蹈六国覆辙。
内容分析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文章是从几个方面论述这一中心论点的?
【解析】(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2)①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②不赂者以赂者丧。?
2.作者在写齐和燕、赵时,分别使用了表示不同感情色彩的词。说说作者对齐和燕、赵的态度各是怎样的????????????????????????????????????????
【解析】“赂者”指楚、韩、魏,“不赂者”指齐、燕、赵。作者把楚、韩、魏三国放在一起写,是因为他们对秦的态度基本一样——争割地而赂秦,所得到的结果也一样——皆因赂秦而力亏,终致灭亡。把齐、燕、赵放在一起,是因为他们都是赂秦的间接受害者,“盖失强援,不能独完”。但是,这三国从对秦的态度上又分为两种:齐与秦交好,不助五国;燕、赵则守土抗秦。所以作者分开来叙述,使人明白:齐是自食苦果,不值得同情、惋惜;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值得肯定、赞扬。燕、赵的灭亡,不在“用兵”,而在“智力孤危”。
手法鉴赏
1.借古讽今,切中时弊
战国时代,七雄争霸。为了独占天下,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汉语口语速成入门篇上 第九课 你家有几口人?教案资料.ppt VIP
- DZ∕T 0291-2015 饰面石材矿产地质勘查规范.pdf
- 太阳能路灯工程施工组织方案的编制与应用指南.docx VIP
- 教育行业在线教学平台建设与运营管理方案.doc VIP
- 2025年国家开放大学电大《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机考3套真题题库及.docx VIP
- (2024版)小学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一课《有个新目标》教学设计部编版.pdf VIP
- 中华护理学会专科护士通科题库 .pdf VIP
- 2025天津市华淼给排水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对外招聘7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docx
- 老年社会工作服务项目策划书.docx VIP
- 圆钢方钢管受压承载力计算表.xls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