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4课《灯笼》练习题(含答案).docx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4课《灯笼》练习题(含答案).docx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4课灯笼练习题(含答案)

积累与运用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怅惘(wǎng)焚身(fén)岁梢(shāo)

B.恐吓(hè) 神龛(kān) 锵然(jiāng)

C.可悯(mǐn) 争讼(sòng) 斡旋(dǒu)

D.褪色(tuì) 春宵(xiāo) 裴公(fēi)

2.下列词语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装饰锵然帖春联咕咕噜噜

B.思慕官衔凑热闹垂珠联珑

C.争忪悲悯挂神袍吹角连营

D.磷火褪色闹嚷嚷夜深星斓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这支乐曲旋律急促,气势宏伟,当情绪临近高潮时,又戛然而止,让人回味无穷。

B.一段让人大彻大悟的经历,或许正是一个把自己逼到绝境后再重生的蜕变过程。

C.苍蝇乱飞,污水遍地,垃圾的恶臭不时飘进房里,这里脏乱的环境令人叹为观止。

D.老师语重心长的劝慰仿佛一束温暖的阳光,投进他晦暗的心窗,驱走悲哀与绝望。

4.下列选项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项是()

A.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网红书店”凭借高颜值成为众多年轻人的“打卡圣地”。

B.为改善城市生活环境,荆门市政府加大投入建设了多个休闲广场,成为市民娱乐的新去处。

C.2018年12月2日,根据中国教育三十人论坛发布的《208中小学生减负调查报告》显示,仅有38%的学生没有报辅导班。

收藏是以保存物证的方式传承人类文明,促进各民族之间文化艺术交流以及人们情操的重要行为方式。

5.一位同学准备去做“文化记忆——中国丝绸之路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的志愿讲解员,他拟写了下面的一段讲解词。在【甲】【乙】两处分别填入标点符号,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本次展览展示了丝绸之路沿线13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重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甲】展品的年代跨越久远,有西汉时期的铜鼓,也有明清时期的瓷器;展品的种类十分丰富,包括乐器、瓷器、织锦、刺绣等;展品涉及21个民族,表现了这些民族丰富的非遗文化【乙】展览中的所有展品,既体现了精湛的技艺,也具有重要的历史和艺术价值。

A.【甲】句号【乙】句号B.【甲】句号【乙】分号

C.【甲】冒号【乙】句号D.【甲】冒号【乙】分号

6.下列语段空白处填入四个句子,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在传承千年的中国传统文中,,,,,更要立志报效相国。

①还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生追求

②无论是“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家国大义

③修身立德强调的从来不只是在私人领域做到“独善其身”

④抑或是“已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推已及人

②①③④ B.②①④③

C.③②①④ D.③④①②

7.结合上下文,在横线处补写句子,使语意连贯。

在我看来,过年是一个机会,它提醒我们,岁月易逝,生命有限。这岁月不是别人的岁月,正是你的岁月;这生命不是别人的生命,。你必须心疼你的生命,才会好生照料它;你必须怜惜你的昨天,。?

8.请你按照要求完成下列题目。

过中华节日,品味传统民俗:元宵观灯、端午吃粽……多姿多彩的传统节日习俗内涵丰富,具有浓郁的中华文化韵味。过好中国节,也是对中华文化的一种传承。

(1)【识节日】以下各个选项中,全是中国传统节日的是 ()

A.元旦、春节、中秋、国庆、七夕

B.圣诞节、春节、中秋、七夕、重阳

C.春节、元宵、端午、中秋、重阳

D.春节、清明、建军节、中秋、重阳

(2)【读春联】贴对联是春节风俗之一,下面是长寿村的一位老人打算张贴的一副对联,请你指出下面对联所隐含的年龄是 ()

上联:花甲重逢增加三七岁月

下联:古稀双庆再多一度春秋

A.121岁B.131岁

C.141岁D.151岁

(3)【话习俗】春节的每一项传统习俗都有一定的起源和意义。例如:我国在尧舜时代就有春节扫尘的风俗。因“尘”与“陈”谐音,新春扫尘有“除陈布新”的含义,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穷运、晦气统统扫出门。这一习俗寄托着人们破旧立新的愿望和辞旧迎新的祈求。请从下列春节传统习俗中选一个你熟悉的介绍其起源和意义。

放爆竹、祭奠祖先、压岁守岁、拜年、贴春联、贴门神、倒贴“福”字。

阅读理解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文本一:

灯笼

吴伯箫

虽不像扑灯蛾,爱光明而至焚身,小孩子喜欢火,喜欢亮光,却仿佛是天性。放在暗屋子里就哭的宝儿,点亮了灯哭声就止住了。岁梢寒夜,玩火玩灯,除夕燃滴滴金,放焰火,是孩子群里少有例外的事。尽管大人们怕火火烛烛的危险,要说“玩火黑夜溺炕”那种迹近恐吓的话,但偷偷还要在神龛里点起烛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32****514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