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结合现阶段个人收入分配制度和按劳分配制度的理论,对现实经济生活中个人收入出现差距的现象进行分析;什么是按劳分配?;;;(一)居民收入之间收入差距过大
随着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收入来源的多元化和经济体制改革的持续深入,我国居民个人收入分配秩序出现混乱、个人收入差距迅速拉开。如同工不同酬;拖欠、克扣劳动者工资;生产要素收入分配失范;制假贩假、偷税漏税等问题。统计显示,用以衡量贫富差距的基尼系数2008年已达0.469。2009年胡润中国富豪榜榜首比亚迪总裁王传福财富350亿元人民币,上榜的935位富豪平均财富为38.8亿元,比2008年增长了41.2%,另一方面,据有关方面提供的数据,目前我国低收入线以下扶贫对象4320万人,绝对贫困人口1479万人,说明我国居民个人之间收入已严重悬殊。
;(二)城乡收入之间收入差距过大
城乡收入差距在我国历史上是一个长期存在的问题,在计划经济时代虽然有差距,但由于国家对城市居民工资的计划管理,城乡收入差距的问题并不突出。随着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城乡收入差距越来越大。2008年,我国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781元,扣除价格因素,比上年实际增长8.4%。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4761元,扣除价格因素,比上年实际增长8.0%。城乡收入比从1998年的2.51倍扩大到2008年的3.31倍。
;(三)地区收入之间收入差距过大
在计划经济时代,由于国家对全社会资源在全国范围内的有计划统配,地区间的收入反差不是很大,而且在当时西部地区基本上属于“老少边穷”地区,国家财政给予特殊补贴,因此,东西部基本上不存在收入差距问题。改革开放以后,在“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和国家给东南沿海地区的特殊优惠政策的双重结合下,加上东部沿海地区优越的区位优势,吸引了国内外各种资本迅速向东南沿海地区聚集,从而使得东部沿海地区的经济迅速腾飞,人们的实际收入水平远远超过了中西部地区。2008年城镇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东部、西部分别为34316元、25602元。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也凸显这种差距,2008年,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最高的地区分别是是上海、北京和浙江三省市,分??达到了26690元、24725元和22727元,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最低的省份是甘肃,为11010元。
;(四)行业收入之间收入差距过大
由于行业发展的不平衡性,特别是个别行业的垄断经营,使得行业之间的收入差距迅速拉大。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09年上半年,平均工资最高的是金融业,平均工资为30603元,是全国平均水平的2.1倍;其次是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平均工资为27730元,是全国平均水平的1.9倍;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居第三位,平均工资为23248元,是全国平均水平的1.6倍。平均工资最低的三个行业是住宿和餐饮业、建筑业以及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其平均工资分别为9885元、10349元和11661元,分别只为全国平均水平的67.5%、70.7%和79.7%。最高与最低行业平均工资之比为3.1:1。
;;(二)我国经济发展的特定历史背景
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的大国,二元社会经济结构特征非常明显。新中国成立后,城乡不同的发展政策以及城乡居民的不平等待遇,如“剪刀差”、“户籍制度”等的实施,加重了城乡“二元社会经济结构”,拉大了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另外,我国国土面积较大,由于各地区位置、自然资源条件等差别很大,造成我国区域之间经济发展极不平衡,明显地呈现出东、中、西阶梯式发展的格局。加上改革开放以来采取由东向西的经济梯次推进和区域不平衡发展战略,客观上拉大了东部和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居民收入水平的差距。这是导致我国个人收入分配呈现出地
区差别的直接原因。此外,从一二三产业的发展规律来看,个人
收入差距拉大与我国所处的经济发展阶段密切相关。我国经济正
处于由传统的农业国向工业国转变过程中,经济结构的不断调整也会带来个人之间、行业间和城乡间的收入差距。;(三)我国现阶段的经济体制结构
自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市场体系不断发展完善,市场竞争机制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竞争的结果导致不同劳动者或生产要素拥有者之间的收入差别。此外,在改革和体制变迁过程中,一方面,由于我国采取了渐进改革的方式,在体制转轨中出现了双重体制并存的局面,再加上一些非经济因素的影响,使得经济改革或体制变迁中发生了许多无序的问题,集中到寻租和设租行为、内部人控制、垄断、腐败等方面,成为形成收入差距的重要因素,另一方面,在经济体制转轨期间,不同地区、不同部门、不同单位的市场化程度有差异,形成相应的收入差距也是必然的。;综上所述,收入差距是在现时期这种生产力发展水平及经济体制下的必然现象,而我国的分配制度也对加快经济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