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教学课件(缙云中学)顺乎世界之潮流.pptxVIP

高中历史教学课件(缙云中学)顺乎世界之潮流.ppt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1第一节“顺乎世界之潮流”专题三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

导言01伴随着列强的炮火、西学的浪潮和传统文化的衰微,中国文化同其政治、经济一样,艰难地迈上了近代化的征程。02在长达100多年的探索过程中,人们每前进一步,都会经历新旧文化的激烈交锋。鸦片战争之后,在西方列强坚船利炮和西学东渐的冲击下,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资本主义文化交汇、碰撞。一些先进的知识分子开始摆脱隔绝状况,逐渐踏上蜕变与新生的近代思想文化历程。03

学习西方与救亡图存的紧密结合中国向何处去?自鸦片战争以来到20世纪初期这一历史阶段中,先进的中国知识分子,为了追求民族的解放和国家的富强与繁荣,向西方学习,寻求思想变革的心路历程。一个主题

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主题:中国向何处去方向:向西方学习(走向近代化)激进派:抵抗派:洋务派:维新派:革命派:“师夷长技以制夷”洋务运动“中体西用”君主立宪民主共和民主和科学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地主阶级资产阶级资产阶级无产阶级(1919五四后)传播马义,走社义道路器物制度思想特点:由表及里、由浅到深、逐步深入民族独立两大任务近代化

第一节顺乎世界之潮流课标要求:了解鸦片战争后中国人(林则徐、魏源、严复、康有为、梁启超)学习西方、寻求变革的思想历程,理解维新变法思想在近代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所起的作用。

思考:说明鸦片战争前中国的危机表现?1政治上——专制主义统治空前强化;2经济上——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统治者实行重农抑商和海禁政策;3对外关系上——闭关锁国。4思想文化上——虚骄自大,闭目塞听,“天朝上国”的迷梦5综上说明封建统治危机加深6

民族危机出现和封建统治危机日益加深。01经世致用思想的影响。02西学东渐的影响03鸦片战争失败的刺激下,先进中国人开始觉醒。041、背景:一、地主阶级抵抗派:开眼看世界

、2、主要代表人物及思想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林则徐(1785-1850),福建候官人。早年家境贫寒,受过良好的教育。嘉庆十六年赐进士。在为官40年中,他“经世自励”,廉洁奉公。他最大的功绩是领导了中国历史上轰轰烈烈的禁烟运动,指挥了抗英斗争,维护了国家主权和民族的尊严,成为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位民族英雄和爱国者。同时,他编译《四洲志》等外文书籍、资料,开创了中国近代学习和研究西方的风气,是中国近代维新思想的先驱。

①重视收集西方信息,打探西方情报;②设译馆,编译外国书籍和报刊如《四洲志》、《华事夷言》等;③仿制西方战舰;④最先冲破“贵华夏、贱夷狄”的思想藩篱,以新的眼光审视世界。林则徐(1785—1850年),福建侯官(今福州)人请思考:为什么说林则徐是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第一人”?开近代中国由爱国而研究、学习西方的先河。?这两本书分别有怎样的历史地位和价值?

反映了林则徐一心为国家安危,不计较个人得失的无私无畏精神。温家宝总理曾经引用林则徐诗句:“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意思为:只要对国家有好处,就不会计较个人的生死,又怎么能考虑对自己是祸是福而选择逃避或追求呢。(反映了什么?)

自主学习是书何以作?曰为以夷攻夷而作,为以夷款夷而作,为师夷长技以制夷而作。——《海国图志·序》核心思想:师夷长技以制夷(2)魏源?①《海国图志》的历史地位?②该书核心思想是?这一思想含义、目的、意义?第一部由中国人编撰的最详备的世界史地著作根本目的:维护封建统治直接目的:抵御外来侵略意义:口号,挑战,第一步

魏源的《海国图志》据林则徐主持翻译的《四洲志》等著作,综合自己的研究所得而增订辑成。该书1842年初的刻本为50卷,1847年扩至60卷,1852年再增为120卷。1854年(咸丰四年),日本翻刻了《海国图志》(60卷本),犹如一石激起千层浪,顿时给日本思想界增添了无限活力。日本思想家纷纷争读,奉之为“宝鉴”。日本面临着重蹈中国鸦片战争覆辙的危险,各界深感不安。《海国图志》所着力宣传的“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恰于此时传入日本,正好适合了日本人民改变本国命运的心态,遂掀起轰轰烈烈的“攘夷倒幕”运动。明治维新与《海国图志》有极深的思想渊源,这一点中日两国学者的看法基本相同。

近代中国思想的主流以林则徐、魏源为先导,随着姚莹的《康輶纪行》、徐继畲的《瀛环志略》等新的著述不断出现,“睁眼看世界”的思想发展成一股社会思潮。从此,为抵御外侮、谋求民族独立而探究、学习西方,逐渐成为中国近代的思想主流。徐继畲学习西方的技术,器物

启发了人们冲破传统观念的束缚,学习西方国家的先进技术,以探求强国御侮之策;19世纪60年代,洋务派在“师夷长技以制夷”的

文档评论(0)

shao145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