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综合实验报告
—1—
旅游度假别墅区选址适宜性分析综合实验报告
综合实验报告
—2—
一、实验目的及要求
1.实验目的:
综合运用GIS栅格、矢量数据编辑、空间分析功能,结合专业知识,建立多指标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在某山区选址建度假别墅区,并进行三维模拟和土方量计算。
2.实验要求:
2.1根据角色定位(政府、开发企业、本地居民、生态保护主义者)自行设定选址依据和评价标准。
2.2结合专业知识,考虑地形(高程、坡度、坡向)、土地利用、景观及可达性等因素,选址建一处度假别墅区.
2.3结合水文分析,在别墅区附近选址建一湖面。
2.4在别墅区附近制高点处选址建一观景亭,分析观景亭的视域范围及可视率:
2.5设计别墅区平面布局附设计说明,并对别墅区进行三维景观模拟显示。
2.6可根据需要进行地形改造,并计算土方量。
二、实验数据
给定某山区地形和土地利用数据,即文件夹Kgisexam),内涵4个文件(单位:米):
bianjieshp旅游区边界
contour.shp旅游区地形
iandcover.shp土地利用现状mad.shp盘山公路
综合实验报告
—3—
构造比较
构造比较判断矩阵
计算归一化特征向量
一致性检验
旅游度假别墅区选址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景观出现几率
旅游度假别墅区
选址适宜性评价
指标体系
综合适宜性地图适宜性等级划分确定别墅区选址图1:技术路线景观暴露程度
综合适宜性地图
适宜性等级划分
确定别墅区选址
图1:技术路线
单因子分析与适宜性评价相对道路距离土地利用
单因子分析与适宜性评价
确定影响因子AHP层次分析法确定权重河网缓冲范围
确定影响因子AHP层次分析法确定权重
现有道路场地边界土地利用类型
现有道路
场地边界
土地利用类型场地等高线
类开发用地
二类开发用地三类开发用地不适合开发用地
ArcGis空间分析
栅格化
重分类
栅格加权叠加计算
重分类
基础数据获取
三
三、实验步骤(含技术路线)
综合实验报告
—4—
本次选址过程主要分成两大步骤一是构建旅游度假别墅区选址的适宜性评价体系,二是利用ArcGis进行空间分析,通过栅格加权叠加绘制出选址的综合适宜性地图,从而确定选址。
1.旅游度假别墅区选址的适宜性评价体系构建步骤
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发现影响山区旅游度假别墅区选址的因素非常多,涉及到自然、社会、经济等诸多方面。考虑到本次综合练习的基础数据内容和分析过程的实际可操作性,最后确定了11个影响因子,分别是高程、坡度、坡向、地形起伏度、河网缓冲范围、土地利
用、相对道路距离、路网密度、景观暴露程度、观赏距离和景观出现机率。
确定了评价因子之后,构建了一个评价体系(表1),目标层是“旅游度假别墅区选址适宜性评价”,准则层是“建设适宜性”、“交通便捷性”和“视觉敏感性”,指标层即上述11个因子。
表1:旅游度假别墅区选址适宜性评价体系
目标层(A)
准则层(B)
指标层(C)
旅游度假别墅区选址适宜性评价
建设适宜性(B1)
高程(C1)坡度(C2)坡向(C3)
地形起伏度(C4)河网缓冲范围(C5)
土地利用(C6)
(A)
交通便捷性(B2)
相对道路距离(C7)路网密度(C8)
视觉敏感性(B3)
景观暴露程度(C9)观赏距离(C10)
景观出现机率(C11)
通过层析分析法确定各因子的权重,构建评价指标相对重要性的判断矩阵。根据比例标度法(表2),将每项指标两两比较其重要性,填入矩阵,计算权重。现在社会各界无论是政府、开发商还是旅游者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越来越强,因此对于山地别墅建筑的选址和开
综合实验报告
·5-
发,顺应自然环境是放在第一位的。由于我的角色定位是旅游者,所以旅游度假别墅区需要满足我接近自然、融入自然的生理和心理需求,既要远离喧嚣又要有良好和开阔的视野,能够调节紧张的情绪、放松心情,因此景观视觉效果是第二重要的,靠近道路虽然便利但也会带来噪音干扰和不佳的视觉体验。
表2:比例标度法
重要性等级
同样重要
稍微重要
比较重要
十分重要
量化值
1
3
5
7
表3:B层对A层的判断矩阵
旅游度假别墅区选址适宜性评价(A)
建设适宜性(B1)
交通便捷性(B2)
视觉敏感性(B3)
权重(Wi)
建设适宜性(B1)
1.000
7.000
3.000
0.6491
交通便捷性(B2)
0.1429
1.0000
0.2000
0.0719
视觉敏感性(B3)
0.3333
5.0000
1.0000
0.2790
(注:一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