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压封闭引流技术PPT课件.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accumsealingdrainage简称:VSD*一、引流定义引流是指将组织裂隙、体腔和有脏器官骨的液体引离原处和排出体外。广义的引流还包括内引流,如胃肠减压、留置导尿和胃肠之间的短路吻合等。本节讨论的内容是外科手术中放置引流物的发展和应用。*引流在外科中的重要作用引流的液体可分为感染性和非感染性两大类。感染性液体(指脓液)通过引流后,可以达到减轻压力、缓解疼痛、减轻炎症、防止炎症扩散、有利于炎症消退的目的。非感染性液体包括血液、渗出液及组织分泌液等,通过引流后,可以达到减轻局部压力、减少液体对周围组织的损害作用、减少合并感染的可能性、有利于伤口愈合等目的。*早期外科引流的作用机制研究①吸附作用:在伤口内放置纱布类引流物,伤口液体借助于纱布毛细管的吸引作用,而被引流出体外。②导流作用:在伤口内放置导管状引流物,伤口液体凭借其与大气之间的压力差,通过导管腔被引流出体外。*引流物发展史1、纱条填充(开放式、感染)2、胶片引流(小、浅创面)3、胶管引流(半闭式,无菌)4、灌注引流(骨髓炎,出入管)5、全闭式负压引流(VSD)*1.纱布引流条:有干纱布引流条、盐水纱布引流条、凡士林纱布引流条和浸有抗菌素引流条。凡士林纱布引流条常用于脓肿切排后堵塞伤口,其作用是压迫止血,防止因伤口壁与敷料的粘连或肉芽长入敷料导致换药时疼痛。盐水纱布引流条和浸有抗菌素引流条多用于较浅的感染伤口。

2.橡胶引流片:由橡胶手套、薄片橡胶裁剪而成。烟卷引流管:由纱布引流条和橡胶引流片组成,即在纱布引流条外层包裹一层橡胶片,形成类似香烟式的引流条。由于外周柔软、光滑不易压伤周围组织。使用时须将内置端的外周橡胶剪数个小孔,以增加吸附面积,并需先将其浸湿无菌盐水后再置入伤口内。

3.橡胶引流管:根据制作材料不同分为乳胶管和硅胶管。橡胶引流管有粗细、软硬不同,应根据临床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橡胶引流管。橡胶引流管种类很多,除普通橡胶引流管外,还有用于不同组织器官的特制引流管,如:导尿管、气囊导尿管、胆道型管、胃肠引流管、脑室引流管、胸腔引流管等。传统引流功不可没*重要大面积软组织损伤1重软组织挫裂伤及软组织缺损;

2大的血肿或积液;

3骨筋膜室综合征;

4开放性骨折可能或合并感染者;

5关节腔感染需切开引流者;

6急慢性骨髓炎需开窗引流者;

7体表脓肿和化脓性感染;

8手术后切口感染。

9大面积烧烫伤、植皮、术后的植皮区;

10溃疡、褥疮。**VSD发展史1992年德国ULM大学Fleischman博士首创VSD技术,并在骨科中广泛应用。

1993年Fleischman博士首次报道VSD技术治疗各种急性软组织缺损和感染创面。

1994年裘华德教授率先将VSD技术引进中国,并在全球首次应用于普外科。如急性坏死性胰腺炎和其他各种腹腔内感染,开创了VSD在普外科应用的先河。

1996年美国医师Argenta.LC发明类似VSD方法的VAC技术,从此在北美统称VAC系统。

1997年德国医生Kovacsetal报道了用VSD技术治疗慢性溃疡。

2002年裘华德教授总结多年在国内的临床经验编著《负压封闭引流技术》一书,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

2004年开始武汉维斯第医用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多家高等院校和科技研究所,研制出VSD技术专用的维斯第敷料,并在临床使用中取得了优良的效果和全球领先的技术地位。

2005年在部分三甲医院开始试行,2008年开始推广。2011年在四芝兰医院开展了这项世界领先的技术。**.专业资料...医学专业课件...精选课件讲课.

文档评论(0)

精选文档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