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质 喹诺酮类、磺胺类、β-内酰胺类和氯霉素类抗生素的测定 直接进样 液相色谱-质谱法(报批稿).docx

水质 喹诺酮类、磺胺类、β-内酰胺类和氯霉素类抗生素的测定 直接进样 液相色谱-质谱法(报批稿).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ICS13.020CCSZ10

21

辽宁省地方标准

DB21/TXXXX—2025

水质喹诺酮类、磺胺类、β-内酰胺类和

氯霉素类抗生素的测定

直接进样/液相色谱-质谱法

Waterquality—DeterminationofQuinolones,Sulfonamides,Beta-lactamandChloramphenicolAntibiotics—

Directinjection/LiquidChromatography-MassSpectrometry

2025--发布

2025--实施

辽宁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I

DB21/T—2025

目次

前言 II

1适用范围 1

2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术语和定义 1

4方法原理 1

5干扰与消除 1

6试剂和材料 2

7仪器和设备 2

8样品 3

9分析步骤 3

10结果计算与表示 6

11准确度 8

12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 8

13废物处置 8

附录A(规范性)方法的检出限和测定下限 9

附录B(资料性)方法的准确度 10

II

DB21/T—2025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规则的规定起草。

本文件由辽宁省生态环境厅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辽宁省大连生态环境监测中心。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付晓燕、李振国、张旭鸿、包艳英、刘畅、张哲、刘莲莲、苑芷茜、杨硕、刘顺、张帆、郑冬、高冬婧、杨惠、彭晓、刘雅、徐洁、孙震、曹姗姗、陈建宇。

本文件为首次发布。

本文件发布实施后,任何单位和个人如有问题和意见建议,均可以通过来电和来函等方式进行反馈,我们将及时答复并认真处理,根据实际情况依法进行评估及复审。

归口管理部门通讯地址:辽宁省生态环境厅(沈阳市浑南区双园路30甲),联系电话:024

文件起草单位通讯地址:辽宁省大连生态环境监测中心(辽宁省大连市沙河口区连山街58号),联系电话:0411

1

DB21/T—2025

水质喹诺酮类、磺胺类、β-内酰胺类和

氯霉素类抗生素的测定直接进样/液相色谱-质谱法

警告:实验中所使用的标准物质和有机溶剂为有毒有害物质,内标物具有放射性,实验操作时应按要求佩戴防护器具,避免吸入呼吸道或接触皮肤和衣物,溶液配制过程应在通风橱内进行。

1适用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测定水中喹诺酮类、磺胺类、β-内酰胺类和氯霉素类4大类13种抗生素的直接进样/液相色谱-质谱法。

本文件适用于地表水、地下水和生活饮用水中诺氟沙星、环丙沙星、氧氟沙星、恩诺沙星、培氟沙星、磺胺嘧啶、磺胺甲基嘧啶、磺胺二甲嘧啶、磺胺间甲氧嘧啶、磺胺甲恶唑、阿莫西林、氯霉素和氟苯尼考13种抗生素的测定。

当进样体积为50.0μl时,4大类13种目标化合物的方法检出限为0.005μg/L~0.009μg/L,测定下限为0.020μg/L~0.036μg/L。

2规范性引用文件

本标准引用了下列文件或其中的条款。凡是注明日期的引用标准,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标准。凡是未注日期的引用标准,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标准。其他文件被新文件废止、修改、修订的,新文件适用于本标准。

GB/T5750.2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第2部分:水样的采集与保存GB/T14581水质湖泊和水库采样技术指导

HJ91.2地表水环境质量监测技术规范HJ164地下水环境监测技术规范

HJ493水质样品的保存和管理技术规定

3术语和定义

本文件没有需要界定的术语和定义。

4方法原理

水样经滤膜过滤后,用液相色谱分离,串联质谱多反应监测(MRM)模式下测定。根据保留时间和特征离子定性,内标法定量。

5干扰与消除

5.1为消除样品中的金属离子干扰,采集和保存时加入EDTA-2Na。

5.2样品颜色较深等基体干扰较强时,可通过适当减少取样量、增加稀释倍数等方式降低干扰。

2

DB21/T—2025

5.3为消除样品中的余氯等氧化性物质干扰,可加入抗坏血酸予以消除。

6试剂和材料

6.1除非另有说明,分析时均使用符合国家标准的分析纯试剂,实验用水为不含目标化合物的纯水。

6.2乙腈(CH3CN):色谱纯。

6.3抗坏血酸(C6H8O6)。

6

文档评论(0)

fdfdsos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100020006000001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