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第三单元苏轼12 《石钟山记》优质课(37张PPT)课件.pptx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第三单元苏轼12 《石钟山记》优质课(37张PPT)课件.ppt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2.*石钟山记;一、积累作者知识

文学十项全能——苏轼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宋代重要的文学家,宋代文学最高成就的代表。北宋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

嘉祐(宋仁宗年号,1056—1063)进士。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又工书画。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等。;

二、积累文体知识

表达方式灵活的文学体裁——记

古代一种散文体裁,可叙事、写景、状物,抒发情怀抱负,阐述某些观点。这种体裁出现得很早,至唐宋而大盛,它可以记人和事,可以记山川名胜,可以记器物建筑,故又称“杂记”。在写法上大多以记述为主而兼有议论、抒情成分。;

三、积累文学常识

1.《水经》:《水经》是中国北魏时期地理著作,散文作品。郦道元撰。

2.元丰:宋神宗赵顼年号。元丰七年是1084年。

3.丁丑:丁丑为干支之一,顺序为第14个。前一位是丙子,后一位是戊寅。可纪年、纪日,本文中是纪日。

;

4.周景王:(前?—前520),姓姬,名贵,中国东周君主,谥号景。

5.无射:十二律中的第十一律。因钟声合乎无射的音律,故用无射作钟名。

6.魏庄子:姬姓,魏氏,讳绛,谥庄,其名魏绛,史称魏庄子。;见有所感游有所记

宋神宗元丰七年(1084)六月,苏轼由黄州团练副使调任汝州(今河南临汝)团练副使时,顺便送他的长子苏迈到饶州德兴县任县尉,途经湖口,游览了石钟山,进行实地考察,为辨明石钟山命名的由来,写了这篇文章。

;石钟山简介

石钟山位于现在的江西省湖口县鄱阳湖东岸。这座山包括两部分,县城南的叫上钟山,面积约0.34平方公里,县城北的叫下钟山,面积约0.2平方公里。两山相距不到一公里,海拔都只有70米上下,相对高度50~55米,其势相向。《石钟山志》将两山合称为“双钟山”,又叫“双石”。在地质构造上,双钟山属石质小山。两山外貌上尖下圆,状如伏钟。两山相比,下钟山比较奇峭,又临大江,号称“江湖锁钥”,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石钟山处于长江与鄱阳湖交汇处,交通方便,而且波光山色,风景优美,历来成为旅游胜地,自古以来不少文人游客写过游记石钟山的诗文。;探究·构建研习任务;如果。;函胡;

4.指出下列句子的句式类型并翻译成现代汉语。

(1)省略句

今以钟磬置水中。(“______”后省略介词“______”)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介词结构后置句

得双石于潭上。(介词结构“__________”置于“__________”后)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定语后置句

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

(定语“____________”置于“______”后)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到。;非常恐惧。

察看。;名词作状语,乘船。;中间是空的。;4.指出下列句子的句式特点并翻译成现代汉语。

(1)判断句

①此鹳鹤也。(“____________”表判断)

译文:______________

②则山下皆石穴罅(“______”表判断)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噌吰者,周景王之无射也。(“__________________”表判断)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省略句

磔磔云霄间。(“________”后省略介词“______”)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介词结构后置句

①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

(介词结构“____________”置于“__________”后)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而大声发于水上(介词结构“__________”置于“______”后)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4)宾语前置句。

古之人不余欺也!(宾语“______”置于“______”前)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大概。;名词作状语,亲眼、亲耳。;

4.指出下列句子的句式特点并翻译成现代汉语。

(1)省略句

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

(“______”后省略介词“______”)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判断句

此世所以不传也。(“____________”表判断)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文档评论(0)

112092338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