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应板测力支座-征求意见稿.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ICS

CCS

T/GLYH

中关村中科公路养护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团体标准

T/GLYH×××-202×

感应板测力支座

InductivePlateTypeForceMeasuringBearing

(征求意见稿)

202×-××-××发布202×-××-××实施

中关村中科公路养护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团体发布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的编制主要参考了GB/T17955《桥梁球型支座》和JT/T391《公路桥梁盆式支座》,在

不改变参考标准支座原功能的前提下采用结构简单的感应板实现支座的竖向测力功能。

为便于测力支座的应用,本文件还包括数据采集器,并对其性能做出规定。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到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衡通华创(北京)科技有限公司、中裕铁信交

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衡水通途工程制品有限公司、中路高科交通检测检验认证有限公司、中交公路

长大桥建设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黄茂忠、任芳、胡骐、李明、徐源庆、李明乐、和海芳、李鑫、李英娣、

柳建利、赵璐、严腊文、周雨龙、肖春、赵雷

标准起草组

2022年1月

II

引言

随着我国交通工程建设的快速发展,各种超大跨度桥梁如斜拉桥、悬索桥、系杆拱桥的桥梁数

量急速增加。为保证这些跨海、跨大江河和高山峡谷桥梁建设和运营安全,避免桥梁恶性事故发生,

利用先进的传感器技术、通讯技术和计算机技术对这些重要桥梁实施全生命周期安全监测将极为重

要。近年来提出了建造智能桥梁的概念,目的是实现桥梁建造和管养的智能化。实现桥梁的智能化建

造关键是实现桥梁的智能检测,基础是传感器技术突破。

桥梁支座是支承桥梁上部结构荷载的关键承载部件,其支承反力的大小和分布状态反映了桥梁

上部结构内力以及墩台基础的支承状态。如果支座反力发生异常变化,将引起桥梁上部结构内力的异

常变化。因此,支座反力及其分布情况是桥梁上部结构整体受力状态和墩台基础支承状态的反映,通

过对支座反力的监测并利用其对桥梁上部结构的受力及基础状态的评估,是了解桥梁安全的一种方便

而有效的方法。

感应板测力支座是在现有桥梁球型支座和盆式支座的基础上进行改造,采用先进的感应板测试

技术赋予传统支座以负荷传感器功能,并融入现代的数据采集技术实现支座荷载数据输出的数字化。

感应板测力支座技术上具有较高的测试精度和长期使用的耐久性,可实现在线数据采集,结合

现代的5G通信技术和计算机技术,将进一步推动桥梁建设与养护向更智能化、信息化方向发展。

III

感应板测力支座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感应板测力支座的分类、结构形式、型号、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以及

标志、包装、运输和储存等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设计竖

文档评论(0)

124359561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文档有任何问题,请私信留言,会第一时间解决。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3023136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